当胃部不适老不好时,血液检查其实能给医生诊断提供不少关键信息。这个常规检查主要靠四个核心指标,帮医生更准确判断胃溃疡的情况。
幽门螺杆菌感染评估
幽门螺杆菌是引发胃溃疡的常见原因,血液里的抗体检测能初步筛查有没有感染。IgG抗体阳性说明现在或以前感染过,IgM抗体高可能是最近刚感染。不过要提醒的是,抗体检测没法区分是现在正在感染还是以前感染过,得结合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一起看。研究显示,同时查多种抗原抗体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消化道出血监测
血常规能看出有没有慢性出血,比如血红蛋白低于130g/L时,可能会觉得没力气、心跳快。如果是缺铁性贫血,会出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高,说明骨髓在努力造血补偿失血。有数据显示,要是红细胞压积低于25%,可能得考虑输血。
凝血功能风险评估
凝血四项能评估出血风险,比如PT(凝血酶原时间)看的是外源性凝血功能,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情况。如果纤维蛋白原低于2g/L,要小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风险。血小板数量越少,出血风险越高,要是低于50×10⁹/L,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会明显变大。
药物代谢监测
如果长期吃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胃药,得特别注意查肝肾功能。比如ALT(谷丙转氨酶)超过40U/L,可能是肝细胞有损伤;肌酐不正常说明肾功能可能有变化。现在有个叫胱抑素C的指标,比传统的更敏感,建议治疗期间每3个月查一次肝肾功能,必要时再加查总胆红素和尿素氮。
现在医生诊断胃病,一般是“看症状-查血液-做内镜”的综合模式。血液检查既能在做内镜前评估风险,也能在治疗中跟踪病情变化。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贫血,或者老拉黑便,得赶紧去查血液。要特别提醒的是,单个指标异常不能直接确诊,得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一起看。要是指标有问题,一定要去消化科门诊做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