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的微生物群落如果失衡,可能会引发急性腹泻,这类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三类病原体导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卫生安全监测报告》,全球每年约15%-20%的人会得感染性腹泻,其中30%-40%的病例需要专业医疗干预。
病原体特征与致病机制
细菌感染特征
致病性大肠杆菌会分泌毒素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常见污染源包括未充分加热的动物性食品(比如生肉、没煮熟的蛋)和受污染的水源;痢疾杆菌传染性很强,能通过污染食物引发集体感染,会侵袭肠黏膜形成炎症。
病毒感染特点
诺如病毒的感染剂量特别低——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让人发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轮状病毒多找婴幼儿麻烦,它的蛋白结构特殊,普通清洁方法很难彻底杀死。
寄生虫感染特性
贾第虫会以“包囊”形式在环境里长期存活,感染后会影响小肠吸收营养的功能;阿米巴原虫分泌的酶会破坏肠黏膜,典型表现是拉黏液血便。
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菌感染常拉脓血便,还伴有明显“里急后重”(想拉又拉不净的感觉),粪便检查能看到很多白细胞;病毒感染大多是水样便,还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一般不用药自己会好;寄生虫感染拖得久,典型表现是周期性腹胀、吃进去的脂肪不吸收(比如大便有油花)。
规范化应对策略
基础治疗措施
蒙脱石散能通过吸附作用减少病原体黏在肠道上,研究显示能缩短病程约18小时;口服补液盐Ⅲ的电解质配比更合理,能有效预防脱水;益生菌建议选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复合产品。
精准检测手段
粪便多联检测试剂盒能同时查15种常见病原体,灵敏度超过96%;分子诊断技术能把检出时间缩短到30分钟内,帮医生早点明确病因。
环境防控要点
餐饮具可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泡30分钟消毒;处理食物时一定要分开生熟区域(比如切生肉的刀别用来切熟菜);冷藏的东西要放在4℃以下;喝水最好烧开或用合格净水设备处理。
预防体系建设
给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让感染风险降低60%以上;洗蔬果可以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泡一泡,能去掉90%以上的诺如病毒;用七步洗手法加手消毒剂,能让手上的病原体减少99%。
就诊评估标准
出现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发烧超过39℃,吃退烧药也退不下来;拉肉眼能看到的血便,量超过50ml;6小时没尿;意识模糊(比如迷糊、喊不醒);小宝宝哭没有眼泪(这是脱水的表现)。抗菌药物一定要听医生的,别自己乱吃,不然会让肠道菌群更乱。
特别提示
任何治疗方案都要先做专业评估,尤其是孕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得注意安全;预防性用药也得找医生指导,不能自己长期用。
总之,急性感染性腹泻虽然常见,但只要了解病原体特点、学会鉴别症状、做好应对和预防,就能有效降低它的影响。遇到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别自行处理,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