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鼻子不舒服的人,经常分不清自己是鼻炎还是鼻窦炎。这两种病症状有点重叠,但治疗思路完全不一样,得仔细区分才能精准治。
一、先从症状上分辨
首先看鼻子里的分泌物:鼻炎患者大多流清水样或黏黏的鼻涕,一天擤鼻子能超过十次,还会一阵一阵打喷嚏、鼻子痒;鼻窦炎的鼻涕是黄绿色的脓鼻涕,脸会觉得胀胀的压得慌,七成急性鼻窦炎患者会有特定部位的疼——比如前额或脸颊,早上起来症状更明显。
再看闻味道的能力:单纯鼻炎的人,一般闻味道没问题;鼻窦炎因为炎症连累了嗅区,六成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如果上颌窦发炎,有些人同一侧的牙齿还会跟着疼,这种“鼻牙关联”的情况很有特点。
二、检查能帮着进一步确认
用前鼻镜看鼻子里面:鼻窦炎患者的鼻道里能看到脓鼻涕堆着,鼻甲又红又肿;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大多是苍白或淡紫色的,肿得很明显。
鼻窦CT是关键的检查手段:鼻窦炎典型表现是窦腔里密度变高、黏膜增厚,最常连累筛窦和上颌窦。有研究说,CT加上鼻内镜评分,诊断正确率能到92%;而鼻炎患者做CT,大多是鼻甲变大,窦腔结构还是清楚的。
三、症状持续时间和头痛规律也不一样
症状持续的时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每周超过四天,且持续四周以上,还会伴随眼痒、流泪;急性鼻窦炎症状一般不超过10天,常伴有发烧等全身反应;慢性鼻窦炎是症状超过12周,四成五的慢性患者会合并鼻息肉。
头痛的规律也有差异:鼻窦炎的头痛有时间和部位的特点——上颌窦炎是早上起来前额疼,下午颧骨区胀;筛窦炎是眼角内侧一直隐隐作痛。而鼻炎引起的头痛多是整个头都疼,像被压着一样,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律。
如果出现一直流黄脓鼻涕、脸疼超过10天,或者嗅觉明显下降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治疗得根据类型选方案:急性鼻窦炎主要是抗感染和促进黏液排出,过敏性鼻炎则需要用抗组胺药和鼻用激素。有研究显示,规范治疗6周后,八成五的鼻窦炎患者症状能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做5年特异性免疫治疗,复发率能降低四成。
治疗后要定期随访,慢性鼻窦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鼻内镜和影像学复查。日常管理要注意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过敏患者要避开致敏原。早一点分清是鼻炎还是鼻窦炎,能减少抗生素滥用,让恢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