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外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常常伴随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及软组织肿胀,典型表现有鼻子疼、越来越肿、单侧或双侧鼻塞,以及鼻子出血。受伤后要立即做初步评估:看看鼻梁有没有塌或歪,检查两侧鼻孔通气情况,留意是否有持续头痛、看东西重影等伴随症状。千万不要随便按压或揉搓鼻子,避免加重软骨损伤。
冷热交替敷的正确方法
受伤后24小时内要间断冷敷:把冰袋用干净毛巾裹好,采用“敷15分钟、歇15分钟”的循环模式,重点敷在鼻梁两侧靠近眼眶的位置,通过收缩血管减少皮下出血。冷敷温度控制在4-10℃,别直接接触破皮的地方。受伤48小时后换成热敷,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沿着眼眶到鼻翼的位置轻轻做“8字”按摩,促进淋巴回流,每次热敷不超过20分钟。
鼻塞的缓解方法
如果鼻塞明显,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雾。用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头保持正位,喷头稍微倾斜15度避开鼻中隔,先喷没受伤的那侧鼻子,再喷受伤侧。用完药保持头直立15分钟,配合轻轻按一下鼻翼,让药分布更均匀。用药前要用生理盐水把鼻子清干净,去掉血痂等阻塞物。连续用不超过7天,注意有没有鼻子干燥的副作用。
什么时候需要做影像检查
如果鼻梁形状变了、一直单侧鼻塞,或鼻子出血量超过100毫升(大概半杯一次性纸杯的量),要做鼻骨三维CT重建。检查前去掉金属饰品,检查时眼睛别乱动,配合做吞咽动作减少伪影。CT能准确看出骨折线走向、骨片移位方向,以及有没有合并鼻中隔穿孔,给复位手术提供依据。伤后14天内的骨折叫新鲜骨折,这时候优先选闭合复位术。
复位手术的时间和术后注意
闭合复位术适合骨头移位的鼻骨骨折,最佳时间是伤后6-10天。手术用特制复位钳调整骨片位置,术后要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还要戴鼻夹板固定。切开复位适合复杂骨折或闭合复位没成功的情况,需要全麻。术后6周内别碰撞鼻子,定期复查鼻腔内窥镜。
康复期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
急性期过后慢慢开始康复:伤后3天内用单侧交替呼吸法保持通气,1周内别提重物,防止颅内压升高。戴框架眼镜的人要调整鼻托高度,2周内别戴隐形眼镜。如果一直头痛、眼眶周围淤青或鼻子流液体,要赶紧检查,排除颅底骨折可能。预防瘢痕可以用硅凝胶贴,连续用6个月效果最好。
长期保护和预防措施
平时可以做鼻腔冲洗:用200毫升左右、37℃的生理盐水(跟体温差不多),冲洗压力别太大,大概像轻轻挤矿泉水瓶的力量。运动时戴定制防护面罩,坐车系好三点式安全带。家里加些防滑垫,灯光要亮一点(大概300lux以上,比如客厅用40瓦LED灯)。鼻子干的话可以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水性润滑剂,每天用不超过4次。
总之,鼻外伤后的处理要及时科学,从初步评估到冷热敷、检查、手术和康复,每一步都要注意。平时做好预防避免再次受伤,才能更好恢复鼻子的功能和外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