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博士在非洲推广中医,面临挑战咋破局?

国内资讯 / 健康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1-03 09:0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07字
意大利博士马思默在非洲毛里求斯推广中医,通过针灸、艾灸等疗法缓解慢性病症状,赢得当地信任,并计划在当地大学开设针灸课程,推动中医国际化。
中医针灸艾灸慢性病毛里求斯中医国际化文化转译疗效临床案例循证医学操作规范患者教育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医疗发展
意大利博士在非洲推广中医,面临挑战咋破局?

近期,意大利籍中医博士马思默引发关注。他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九年系统学习,师从方剑乔教授,2025年初取得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后,前往非洲毛里求斯开设中医诊所。虽初期条件有限,但三个月内接诊大量慢性病患者,用针灸、艾灸等疗法缓解症状,赢得当地信任。4月他返杭领学位证并拜会导师,还计划在当地大学推广针灸课程。

中医在非洲:文化转译与疗效大揭秘

在毛里求斯推广中医,马思默有独特的文化适配方法。他把《黄帝内经》里阴阳五行理论转化成当地民众能懂的健康概念,用“气血循环”解释疼痛成因,用“艾灸温通”替代抽象术语,还结合现代解剖学解释针灸原理,降低文化认知障碍。疗效也有数据支撑,诊所初步统计显示,针对颈椎病、肌肉劳损等慢性病,80%患者在3次针灸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30%以上,艾灸结合推拿改善消化功能紊乱的有效率达65%。他从社区公益教学切入,通过太极拳推广中医“以动养形”理念,形成“体验 - 疗效 - 口碑”传播链。而当地部分患者因长期依赖止痛药有副作用或疗效减弱,转而寻求中医物理疗法,凸显了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

跨文化医疗:挑战重重如何破局?

中医国际化面临诸多障碍。理论体系上,西医主导地区对经络、穴位等概念有科学质疑。马思默采用“循证医学 + 临床案例”双轨解释,引用《针灸大成》与现代电生理研究结合,证明针刺对神经调控的作用。操作规范上,当地卫生部门对针灸器械消毒标准审查严格,他采用欧盟医用针具标准并公示流程,还参与毛里求斯传统医学法案修订,推动中医操作规范合法化。患者教育方面,部分患者因文化隔阂对“望闻问切”诊断方式存疑,他开发可视化诊疗手册,用图表展示舌诊与症状关联性,通过短视频展示治疗前后对比案例。

中医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哪?

马思默计划与毛里求斯大学合作开设针灸课程,这需要中方院校提供教材、师资认证体系及远程教学平台支持。还可建立“中 - 非 - 欧”联合培养模式,如意大利籍医师在华学习后返非行医。同时要推动国际针灸标准化认证,制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用的穴位定位与操作规范,建立中医临床疗效数据库,验证针灸对特定疾病的普适性。另外,可借鉴中国 - 毛里求斯自贸协定中的中医药服务条款,争取医保支付试点,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预包装中药饮片,解决药材供应链问题。

马思默的实践表明,中医全球传播需疗效支撑、文化转译及多方面协同,推动多元化医疗发展。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