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与防范

6岁男童被蛇咬,政府、读者、农村家庭该如何应对?

作者:范致远
2025-09-20 09:35:01阅读时长2分钟983字
急诊科毒蛇咬伤乌苏里蝮蛇急救流程抗蛇毒血清肾功能衰竭农村防蛇现场处置血液透析家庭防范安全教育

近期,黑龙江省穆棱市6岁男童杨文博在爷爷家院内木堆旁玩耍时,左手心被乌苏里蝮蛇咬伤。伤口迅速渗血、肢体发黑肿胀,孩子还出现呕吐、昏迷等症状。当地镇医院因无抗蛇毒血清建议转院,家属连夜驱车300公里送医。幸运的是,爷爷携带咬人蛇至医院,医生确认蛇种后精准用药,患儿最终脱离危险。同期东北农村蛇咬伤事件激增,这一事件凸显了毒蛇咬伤救治的紧迫性和公众急救认知的不足。

乌苏里蝮蛇毒性有多强?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

乌苏里蝮蛇的毒液危害极大。其毒液主要含出血毒素、肌肉毒素及少量神经毒素。出血毒素会导致组织坏死、皮下出血,肌肉毒素能引发横纹肌溶解,还可诱发溶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毒液注入后15分钟内通过血液扩散,局部肿胀4小时内达到高峰,毒素与凝血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微循环障碍,72小时内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2025年东北地区毒蛇咬伤致残率25% - 30%、死亡率5% - 10%,乌苏里蝮虽毒性较其他亚种弱,但救治延迟超过2小时将显著增加器官损伤风险。杨文博就因未在黄金时间内注射血清,出现肾功能异常与血尿,足见毒素对肾脏的直接损害及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毒蛇咬伤急救,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被毒蛇咬伤后,有一套标准化急救流程。现场处置(前30分钟)很关键,要保持患肢低于心脏位置,限制肢体活动以减缓毒素扩散;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伤口近心端,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切忌结扎过紧。同时,携带蛇的外形特征(或拍照)至医院,可缩短血清匹配时间30%以上。转运时要全程避免奔跑或抬高患肢,优先选择救护车并提前通知医院准备血清。而像用嘴吸吮、切开伤口、冰敷这些行为都是禁忌,2025年东北已发生3起因错误急救导致病情加重的案例。注射抗蛇毒血清的黄金时间是2小时内,可阻断毒素与靶细胞结合,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肾功能、肌酐值及尿液颜色,及时启动血液透析等支持治疗。

农村防蛇大作战,这些方法你知道吗?

在农村,可从多方面防范毒蛇。居住环境改造很重要,要清理院内木材堆、杂草丛等蛇类栖息地,封堵墙体孔洞,安装纱窗纱门(孔径≤2cm)。还可在院落外围设置硫磺或雄黄粉带(每平方米约50g),定期喷洒含氯消毒剂破坏蛇类气味标记。家庭要常备弹性绷带、防水密封袋(用于携带毒蛇)、季德胜蛇药(口服辅助缓解症状),严禁存放酒类。偏远乡镇卫生院应建立抗蛇毒血清储备目录,与上级医院建立快速转诊通道。此外,要将毒蛇防范纳入农村安全教育课程,通过村广播、墙体标语普及“三不”原则(不捕捉、不围观、不延误就医)。 此次事件暴露了东北地区毒蛇咬伤救治短板,建议政府完善防治预案,读者要学习急救流程,农村家庭做好蛇害防范,避免悲剧重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