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科研动态 > 正文

心血管病流行史无前例 疾病防治急需改革

2015-04-10 16:29:47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使我国的疾病谱发生巨变,心血管病已悄然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总体而言,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和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数量巨大,我国心血管病负担重,医疗花费巨大,而且呈上升趋势。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为家庭医生在线网友介绍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的现状:

现状一:我国心血管病流行史无前例

我国心血管病的高发态势与我国居民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直接相关。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最为关键的是,在2010年,估计中国至少有5.8亿人具有至少一种或以上的与慢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70%~85%在65岁以下的人群。到2030年,如果不加以控制,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中国的慢病负担增长50%,人口迅速老龄化则可能使中国慢病负担增加40%。

与美国每年发布心血管统计报告相似,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也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但美国心血管病死亡在持续死亡下降,中国的心血管病仍在上升通道上,社会各界都在呼唤下降拐点尽快到来。

现状二:医院的医生苦不堪言

大医院的拼命扩张,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巨无霸”。大医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抢占市场,获得更大效益。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总体偏低,劳务技术价格甚至亏本,医院收入主要来自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如果不扩张规模,医疗收入很难持续增长。结果,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累。事实上,这是以牺牲医生的健康为代价的。由于劳务技术价值严重偏低,医生只能靠拼体力来实现“薄利多销”。在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医生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直到倒下为止。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对7000多名医生调查结果,现在有1/4的医师患有心血管疾病,1/2的医生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上男性医师患病率是普通群体的2倍。医师队伍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逐年增高。体检中发现的恶性肿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猝死发生率明显增多,两年内全国已有15名麻醉医生猝死。

心血管病防治发展需建立“新常态”

过去几年中国医院的扩张是“非常态”,这是不能持久的,不符合疾病防治的发展规律。大医院扩张给中国心血管病防治带来的后果是:疾病防治资源消耗过快,效率低下,错过了心血管防治战线调整的时机。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指出,我们要提倡疾病防治,尤其是建立心血管病治疗的“新常态”。“新常态”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增加投入

尤其政府财政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投入,如果政府没有资金,就要全面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事业,做大医疗资源供给的总盘子和大蛋糕。近期,卫计委紧急叫停大型公立医院盲目扩大规模,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心血管病的防治队伍,仅仅是控制大医院的规模,实际上会进一步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果政府没有资金,又不让社会资本进入,或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怎能发展医疗事业?

第二,均衡医疗资源分配

有些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采取了基本药物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基层医生看病的积极性比以前更为下降,导致基层医生流向了更上层的医院;另外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基层医院的配药也出现了困难,同样促使了病人外流到大医院。大医院的扩张,致使医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最大的医院继续垄断了最大牌的医生,病人也自然流向了大医院。

因此,出台政策或鼓励社会资本协助优质医疗资源逐渐向基层医院倾斜,以增强基层医院的硬软件实力,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吸引患者去小医院看病,分流大医院的病患,从而真正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

第三,加强临床评价体系的建设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医疗水平、救治方法和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别,致使患者的预后也存有较大差异。这种医疗质量之间的差异,正在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心血管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加强诊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消除差异是进行临床质量控制、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模式的坚实保障,同时也是政府制定相关医疗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些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但是没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手段,比如患者教育、戒烟、康复等措施,更要通过纳入医保,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第四,改革医学教育和医学继续再教育体系

毋庸多言,这也无比重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阐述了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关于医疗,2015年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我们提出的新常态其实是符合总理的表述。

五、颠覆医疗

上述所讲的心血管病治疗的“新常态”只解决了治疗的问题,面对中国庞大的患病人群,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如何管理,包括随访和二级预防,还需要另外的思路。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数字化”了。“互联网医疗其实就是把互联网和医疗结合起来,“互联网医疗”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机遇。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姚银康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49岁男子打羽毛球心脏骤停17分钟 心脏骤停正确急救步骤

运动时可得小心了,最近运动发生猝死的就有好几起。前不久有名男子打羽毛球心脏骤停17分钟,幸好有位医生也在打羽毛球,紧急施救后这位男子终于……详细>>

专家:心脏支架手术很泛滥 需建立质量评估系统

记者从第12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上获悉,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2.3亿,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该病。对于目前国内心脏支架手术明……详细>>

尽快把血脂“管起来”

在4月17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政策制定者、医务人员以及公众都应认识到控制血脂在心脑血管疾……详细>>

这种疾病患者一周接诊七个 全都爱熬夜吃宵夜

38岁的赵先生,上大学时养成宵夜和熬夜习惯,参加工作后也不怎么爱运动,30岁以后胖了30多斤。三年前,赵先生在单位体检中查出高血压,他觉……详细>>

无需开胸!换瓣手术有“新招” 微创切口仅3毫米

今年70岁的刘伯因为“主动脉瓣狭窄”,反复发作急性心衰,如果不置换主动脉瓣,刘伯的生命危在旦夕。原本以为置换瓣膜是个“大手术”,让刘伯没……详细>>

  • 刘茂才

  • 徐评议

  • 卓文燕

  • 蒋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