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 Wikipedia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医学专科:神经学
相关区域:左脑语言功能区
在神经学领域,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PPA)是一种神经综合征,其特征是语言能力缓慢且进行性地退化。与其他类型的失语症相似,PPA的症状取决于大脑左半球受损的具体区域。然而,与大多数其他失语症不同的是,PPA源于脑组织的持续性退化,导致早期症状远轻于后期症状。
PPA患者会逐渐丧失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最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变得失语,并完全失去理解和使用书面及口头语言的能力。尽管PPA最初被描述为在其他认知功能完好的情况下单独出现的语言能力损伤,但现在已认识到,许多患者会伴随出现记忆损伤、短期记忆障碍和执行功能障碍。
该病症最早于1982年由M. Marsel Mesulam描述为独立综合征,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额颞叶变性谱系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存在重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PPA患者通常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能力。
病因
目前,PPA及其他类似退行性脑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被认为是特发性(未知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PPA患者的脑部存在多种异常。这些解剖发现,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技术,均表明异常几乎完全局限于左半球。
风险因素
目前尚无关于PPA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尽管PPA可能被低估,但其发病年龄多在60-70岁。未发现明确的环境风险因素,但一项观察性回顾研究提出输精管切除术可能是男性PPA的风险因素,该结论尚需前瞻性研究验证。
PPA不被视为遗传性疾病,但任何类型额颞叶变性(包括PPA)患者的亲属,发展为PPA或其他FTLD相关疾病的概率略高。约四分之一的PPA患者存在家族史。不同PPA亚型的遗传倾向存在差异,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比语义性痴呆(SD)更具家族性倾向。最明确的遗传基础是GRN基因突变,大多数携带该突变的患者表现为PNFA临床特征。
诊断
诊断标准(Mesulam提出)
- 语言障碍需呈隐袭性起病并逐步进展,定义为影响言语和/或词汇使用的障碍
- 语言障碍应是影响日常活动功能的唯一因素
- 需明确诊断为神经退行性过程
PPA诊断难点在于:
- 缺乏可靠的无创诊断工具,主要依赖神经心理学评估
- 语言测试常受非语言功能(如记忆)影响
分类
2011年PPA分类标准确立三个临床亚型:
- 非流畅/语法缺失型(PNFA):以语法缺失、言语缓慢费力为特征,存在不一致的语音错误
- 语义变异性(SD):表现为单词和物体理解障碍,命名能力严重受损,阅读和书写能力可能受影响
- 流畅性变异型(LPA):涉及词汇检索障碍、句子重复困难,与传导性失语类似,但单字理解和命名相对保留
与阿尔茨海默病不同,PPA患者在疾病早期通常能保持自我照料能力和就业能力。
治疗
由于疾病的进行性特征,PPA患者通常不会像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那样出现功能改善。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有时会使用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进行试验。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 行为治疗(如言语治疗)
- 康复训练(单词检索疗法、脚本训练)
- 交流伙伴训练
- 小组治疗
有研究显示抗TNF药物依那西普可能改善症状,但该发现尚未被独立验证。
病史
M. Marsel Mesulam首次提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术语,其描述奠定了该领域研究基础。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