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深圳产妇肛门被缝案,终于有了第三方深圳市罗湖公安分局的法医鉴定结果:“林某萍肛门周围见环状痔脱出,水肿;脱出物在9点位,可见黑丝线缝扎,肛门周围皮肤未检见损伤痕
如果双方对此都无异议,暂且可以认定其是真实的。由此,有几个问题或许可以得到澄清。
首先,“脱出物在9点位,可见黑丝线缝扎”,说明确实动用过针线,推翻了助产士张某此前所称的“未动过针”——助产士张某曾称自己是好心办坏事,并以人格担保只是结扎,没有动过针。
其次,“肛门周围见环状痔脱出,水肿”,说明产妇确实有痔疮。对于助产士和医院方面关于产妇有痔疮及分娩时导致痔核脱落并因此结扎的说法,家属陈先生此前是矢口否认的,曾称“她有痔疮,我怎么不知道?”而这点也一度让媒体深信不疑,让舆论义愤填膺。
第三,“脱出物在9点位,可见黑丝线缝扎,肛门周围皮肤未检见损伤痕”说明缝的是点,不是一个面,也不是一条线;二是缝扎的确是脱出物。也就是说,肛门并没有被缝,更没被封死。但此前,媒体引用患者家属的描述却言之凿凿,称肛门被缝,而且缝了一大圈。
由此看来,助产士在是否缝针的问题上确实有所隐瞒。反过来,不管是因为专业知识缺乏,还是出于希望引起关注,家属陈先生的描述与事实也有相当大的出入。而某些媒体一开始以“深圳一产妇因少送红包肛门被缝”为题报道,等于认定医院缝肛门是事实。现在,“法医鉴定产妇肛门曾被缝扎”的标题,更让人觉得肛门确实被缝了。其实,若以“法医鉴定产妇确有痔疮,肛门脱出物曾被缝扎”或“法医鉴定产妇肛门脱出物曾被缝扎”为题,即可避免歧义。此外,面对法医鉴定结果,新闻却单单指出“推翻了助产士所称的‘未动过针’的说法”,却对陈先生及媒体此前的失实表述绝口不提,这实在不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和操作。
近年来,医德医风下滑是不争事实,因责任意识缺乏而导致的医疗事件也屡有发生,但绝大多数医院和医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还在。这位张姓助产士收受乃至索取红包是事实,但也不能成为坐实其刻意缝产妇肛门的理由,倘若真是如此,就已与故意伤害和杀人无异——笔者无意为当事医院和助产士辩护,毕竟医院是一个专司救人而不是杀人的机构,倘若连这点都不能承认,那所有医院都可以关门,所有人生病都只能硬挺。
事件出现之初,就有比较清醒的网友质疑:不就100元红包,至于用这么黑的手段吗?也有人指出,如果真是报复缝肛门,未免过于愚蠢——这是傻子都能发现的问题啊!然而,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轩然大波,这些“异类”言论很快就被汹涌的民愤所淹没。
事情无论以何种结果告终,原已非常脆弱的医患关系都已雪上加霜。但媒体和公众恐怕都要深入反思,对于这样的“爆炸性”新闻,是不是该用常识考量一下,是不是该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在轰动效应的蛊惑下成了鲁迅先生笔下“伸长了脖子的鸭”一样的看客。
(责任编辑:贝贝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
[每月逢周一] 中山三院:二胎高龄孕产妇产前筛查需注意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夫妇都等到事业有成,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考虑生宝宝的事情。但是由于35岁以后女性的卵巢功能……详细>>
-
美疾控中心最新数据:全美近1.7万名孕妇感染新冠?孕产妇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
孕妇是特殊的群体,相对而言抵抗力和免疫力弱,特别是怀孕中晚期易受到感染。一旦受到感染将发展成重症新冠肺炎,不仅有影响自身健康,而且也会危……详细>>
-
外媒:中国孕妇死亡率升高 哪些原因易引发孕产妇死亡
-
据境外媒体称,“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来,上半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6%。详细>>
-
[每月逢周一]中山三院: 二胎高龄孕产妇产前筛查需注意
-
二胎政策最大受惠人群为70后。但目前年纪最小的70后也已36岁。超过35岁就是高龄孕产妇,高龄生育风险主要是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明显增加,……详细>>
-
2016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9.9/10万
-
2017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议20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指出,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