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传统医学疾病(TM1)Unspecified Traditional medicine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9 03:57:28
编码SE5Z

关键词

索引词Traditional medicine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传统医学疾病(TM1)
别名未特指传统病、未指定传统病、未明确传统病

未特指的传统医学疾病(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辨证论治一致性
      • 基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结果,符合传统医学基本病机(阴阳失衡、五行紊乱)
      • 临床表现与核心症状高度吻合(需满足≥3项核心症状)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症状组合
      • 同时出现≥2项全身性症状(乏力/疲倦) + ≥2项系统症状(消化/睡眠/情志)
    • 体征特征
      • 舌象异常(淡胖/齿痕舌) + 脉象异常(细弱/弦滑脉)
    • 排除标准
      • 排除器质性疾病(经影像学/实验室证实)
      • 排除已明确归类的传统医学病证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症状阈值
      • 乏力持续>2周 + 睡眠障碍频率≥3次/周
      • 情志异常影响社会功能
    • 体征阈值
      • 舌苔厚度>1mm或齿痕≥3处
      • 脉象异常在三次独立诊脉中重复出现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核心检查] --> B[望诊] A --> C[闻诊] A --> D[问诊] A --> E[切诊] B --> F[舌象分析] C --> G[声音/气味评估] D --> H[症状系统问卷] E --> I[脉象辨识]

J[现代医学辅助] --> K[血常规]
J --> L[肝功能]
J --> M[腹部超声]
J --> N[心理评估量表]

F -->|舌质淡胖/齿痕| P[支持脾虚证]
I -->|脉细弱| Q[支持气血亏虚]
K -->|白细胞正常偏低| R[排除感染]
M -->|无器质病变| S[确认功能失调]

判断逻辑:

  1. 舌象分析

    • 淡胖有齿痕→脾虚湿困证;苔厚腻→痰湿中阻证
    • 需结合问诊消化症状验证
  2. 脉象辨识

    • 细弱脉→气血两虚;弦滑脉→肝郁脾虚
    • 需与情志异常症状关联分析
  3. 现代检查作用

    • 血常规/肝功能:排除器质性疾病阈值(转氨酶<2倍上限)
    • 心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分支持情志致病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轻度降低(3.5-4×10⁹/L):支持正气不足证,建议补气养血治疗
肝功能 ALT 7-40 U/L 轻度升高(40-80 U/L):提示肝脾不调,需疏肝健脾;>80 U/L需排查器质性肝病
甲状腺功能 TSH 0.4-4.5 mIU/L 临界异常(TSH 2.5-4.5):可能为肝郁气滞证表现,建议情志调理
便常规 无红/白细胞 黏液(+):提示脾虚湿盛,加强化湿治疗;隐血(+)需排查消化道器质病变

关键解读原则:

  1. 所有实验室异常需满足:
    • 波动范围<50%正常值上限
    • 无进行性恶化趋势
    • 与传统医学体征有逻辑关联
  2. 单一指标异常不具诊断价值,必须结合四诊信息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A[主诉不适] --> B{核心症状≥3项?} B -->|否| C[排除TM1诊断] B -->|是| D[四诊评估] D --> E{舌/脉特征符合?} E -->|否| F[考虑其他病证] E -->|是| G[现代医学检查] G --> H{排除器质病变?} H -->|否| I[治疗原发病] H -->|是| J[确诊TM1] J --> K[辨证分型] K --> L[制定个体化方案]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传统医学章节
  2. 《中医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