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病类(TM1)Qi, blood and fluid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07
子码范围SD70 - SD7Z

关键词

索引词Qi, blood and fluid disorders (TM1)
缩写气血津液病类
别名气血病、津液病、气血津液病变

气血津液病类(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气血津液病类(TM1)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病因的影响下,引起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输布失度,生成不足,亏损过度所导致的一类疾病。这类病症属于中医内科范畴,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郁证、血证、汗证、消渴等症状。

根据《中医内科学》分类,气血津液病证可分为气病、血病和津液病三大类。气病主要表现为气虚、气滞、气逆等;血病主要表现为血虚、血瘀、出血等;津液病则以津液亏虚或痰饮水湿为多见。


二、医学定义

气血津液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气"指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血"是濡养机体的基本物质,"津液"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当这些物质发生质、量或运行异常时,即产生相应病理状态。

  • 气病:涉及气的化生、运行及功能异常。《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强调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 血病:涵盖血的生成、运行及濡养功能障碍。血虚多因生化不足或慢性消耗,血瘀常由气滞、寒凝或外伤所致。
  • 津液病:包括输布障碍与代谢失调。津亏多见于燥热伤津或久病耗液,痰饮形成与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常密切相关。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情志因素:七情过极导致气机紊乱,如忧思气结、郁怒伤肝等
  2. 饮食失宜: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水谷不化反生痰湿;饥饱无常致气血生化乏源
  3. 劳逸失度:过劳耗气伤精,过逸则气机壅滞
  4.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侵袭,影响气血运行及津液代谢
  5. 体质禀赋: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脏腑偏颇,如气虚质、阴虚质等易感体质

四、病因:高危因素

  • 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气血失调相关病证史者
  • 生活习惯:长期作息紊乱、烟酒无度等耗损正气行为
  • 性别特点:女性经孕产乳特殊生理易致气血波动
  • 年龄因素: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气血生化能力下降
  • 基础疾病:消渴、瘿病等慢性病易继发气血津液失调

依据来源:《中医内科学》教材、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素问》相关篇章及核心期刊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