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产后病类(TM1)Unspecified Puerperium associated disorders (TM1)
编码SC1Z
关键词
索引词Puerperium associated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产后病类(TM1)
缩写产后病
别名产后疾病、产后病症、产后问题、产后异常、产褥期疾病、产褥期病症、产后健康问题
未特指的产后病类(TM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排除其他特定产后疾病后,符合≥2项典型症状+≥1项典型体征,且症状持续至产后6周内未缓解。
必须条件:
- 时间限定:症状发生于分娩后至产后6周内(产褥期)。
- 核心症状组合:
- 全身乏力/疲劳感 + 情绪不稳定(易哭泣/易激惹)。
- 或睡眠障碍 + 食欲不振。
- 客观体征证据:至少出现以下1项:
- 子宫复旧延迟(产后2周子宫底仍可触及)。
- 恶露异常(腐臭味或突然增量)。
- 低热(≥38℃持续>24小时,非哺乳相关)。
支持条件:
- 症状支持(符合≥3项):
- 乳房胀痛(非哺乳性)
- 头痛(持续>3天)
- 肌肉关节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 异常恶露(颜色鲜红伴组织物)
- 体征支持(符合≥2项):
- 会阴红肿/渗液
- 对称性下肢水肿
- 宫体压痛
- 实验室阈值:
- 白细胞 >12×10⁹/L
- CRP >30 mg/L
- 超声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直径≥1cm)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生命体征监测]
A --> C[盆腔检查]
A --> D[血常规+CRP]
B --> E[体温>38℃?]
C --> F[子宫复旧评估]
D --> G[感染指标异常?]
E --> H[感染排查]
F --> I[恶露性状检查]
G --> J[尿培养/血培养]
H --> K[超声检查]
I --> L[宫腔残留?]
K --> M[宫腔异常回声]
L --> N[组织病理活检]
判断逻辑:
- 生命体征监测:
- 体温≥38℃启动感染排查流程(血/尿培养)。
- 血压监测排除子痫后期残余影响。
- 盆腔检查:
- 子宫底高度>耻骨联合:提示复旧延迟→需超声评估宫腔。
- 恶露腐臭:立即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 超声检查:
- 宫腔内异常回声:直径≥1cm需考虑残留组织→组织活检确诊。
- 无异常但症状持续:排查甲状腺功能(TSH/FT4)。
- 关节疼痛评估:
- 非对称性关节肿痛+HLA-B27检测→鉴别自身免疫性产后关节炎。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12×10⁹/L:提示细菌感染(如子宫内膜炎);<4×10⁹/L:警惕脓毒症进展 |
CRP | <5 mg/L | >30 mg/L:需排查感染灶;>50 m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如乳腺炎/盆腔脓肿) |
甲状腺功能 | TSH: 0.4-4.0 mIU/L | TSH<0.1或>10:提示产后甲状腺炎;需复查FT3/FT4+TgAb/TPOAb |
尿培养 | 阴性 | ≥10⁵ CFU/mL:确诊泌尿系感染(尤其无症状菌尿) |
血红蛋白 | 110-150 g/L | <100 g/L:需排查持续性产后出血/营养性贫血 |
超声(宫腔) | 内膜线清晰,无异常回声 | 异常回声团:直径≥1cm→胎盘残留;伴血流信号→警惕滋养细胞疾病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感染指标升高(WBC↑+CRP↑):
- 立即行血/尿培养,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TSH<0.1:监测FT4,暂不处理(一过性甲亢);TSH>10: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宫腔异常回声:
- 直径<1cm:药物保守治疗(缩宫素+抗生素);≥1cm:宫腔镜探查+清宫术。
四、诊断路径总结
- 核心诊断:基于时间窗(产褥期)+症状组合+客观体征,需排除其他特指产后疾病。
- 关键检查:
- 必查:血常规+CRP、盆腔超声。
- 选查:甲状腺功能(症状持续者)、关节相关检测(疼痛患者)。
- 警示征象:
- 发热+CRP>50 mg/L→立即住院治疗。
- 宫腔异常回声+阴道大出血→紧急手术干预。
参考文献:
- WHO《产后护理指南》(2023修订版)
- ACOG《产褥期并发症管理指南》(2024)
-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产后疾病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