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眼、耳、鼻和喉系统病类(TM1)Other specified Eye, ear, nose and throat system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9 01:16:30
编码SC9Y

关键词

索引词Eye, ear, nose and throat system disorders (TM1)、其他特指的眼、耳、鼻和喉系统病类(TM1)

其他特指的声带或喉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CA0H.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喉镜下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分析,明确以下特征性病变:
      • 声带白斑:角化过度伴上皮异型增生(≥轻度)
      • 声带肉芽肿:慢性炎性肉芽组织伴多核巨细胞
      • 声带囊肿:鳞状上皮包裹的囊性结构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持续性声音嘶哑(>3周)
    • 喉镜直视下阳性发现(符合以下至少1项):
      • 声带表面白色斑块(白斑)
      • 声带后1/3红色结节(肉芽肿)
      • 声带游离缘囊性隆起(囊肿)
      • 声带活动受限(固定)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危险因素暴露史(需满足≥2项):
      • 长期声带过度使用(职业性)
      • 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烧心≥2次/周)
      • 吸烟史(>10包年)
      • 喉部手术/插管史
    • 嗓音功能异常
      • 基频变异率>5%(嗓音分析)
      • 最大发声时间<15秒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1(喉镜检查) A --> B2(嗓音评估) B1 --> C1[直接喉镜] B1 --> C2[纤维喉镜] B2 --> C3[基频分析] B2 --> C4[最大发声时间] C1 --> D1[可疑病变?] D1 -->|是| E1(活检) D1 -->|否| E2(动态观察) E1 --> F1[组织病理学] C2 --> D2[声带活动度] D2 --> E3[肌电图]

  2. 判断逻辑

    • 喉镜检查
      • 发现声带白斑→立即活检(排除癌变)
      • 声带肉芽肿位于后联合→优先评估胃食管反流
      • 声带活动不对称→补充喉肌电图
    • 嗓音分析
      • 谐噪比>20 dB→提示器质性病变
      • 基频标准差>3 Hz→需排除神经源性损伤
    • 影像学检查
      • CT显示声带钙化→提示慢性炎症/创伤
      • MRI声带占位强化→鉴别肿瘤与囊肿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组织病理学 无角化/无异型 角化过度+轻度异型→癌前病变 3月复查喉镜+抗反流治疗
肉芽肿伴坏死→结核/真菌感染可能 抗酸染色+真菌培养
CRP <5 mg/L >20 mg/L→急性感染/脓肿形成 抗生素+引流评估
胃蛋白酶检测 咽部<16 ng/mL >50 ng/mL→喉咽反流证据 强化PPI治疗8周
嗓音分析基频 男:100-150 Hz 波动>10 Hz→声带振动不稳 喉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
女:180-250 Hz
喉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500 μV 纤颤电位→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评估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核心路径:声音嘶哑+喉镜异常→必须活检确诊
  2. 病因溯源
    • 声带后部病变→优先排查反流(24小时pH监测)
    • 双侧声带固定→需颈部CT评估环杓关节
  3. 癌变预警
    • 白斑伴中重度异型→每3月复查
    • 吸烟者新发声嘶→72小时内喉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Rosen CA,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 Hoarseness (Dysphoni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8.
  2. 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WHO, 2023.
  3. Stachler RJ, et al. Diagnosing Hoarseness: Keeping Your Patient's Voice Healthy. Am Fam Physicia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