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TM1)Dementia disorder (TM1)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5:37
编码SD86

关键词

索引词Dementia disorder (TM1)、痴呆(TM1)、老年痴呆(TM1)
缩写痴呆、DM
别名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

痴呆(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痴呆(TM1),在ICD-11分类中编码为SD86,归属于传统医学病证下的精神情志病类。它描述了一组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这些变化通常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功能以及认知能力(如概括、计算、判断、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下降,患者常伴有行为和情感异常。

痴呆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需结合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病因学特征

痴呆(TM1)的发生可归因于以下因素:

  1. 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类型,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及神经纤维缠结。
  2. 脑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后痴呆、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等,与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3. 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神经梅毒)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4. 代谢及系统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重金属中毒(铅、汞)、慢性酒精中毒等。
  5. 遗传因素:部分类型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
  6. 创伤性脑损伤:严重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迟发性认知功能障碍。
  7. 其他:包括特发性或病因未明的痴呆类型。

病理机制

痴呆的病理机制涉及多环节异常:

  • 神经元退行性变:特定脑区(如海马、颞叶皮层)神经元丢失及突触连接减少。
  • 脑结构改变:脑萎缩以额叶、颞叶为著,脑室扩大。
  • 蛋白异常沉积:包括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病理性聚集。
  • 神经递质失衡:乙酰胆碱能系统功能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机制,多巴胺、谷氨酸等系统亦受累。
  • 氧化应激与炎症:自由基损伤和小胶质细胞活化加剧神经变性。

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包括:

  1. 记忆障碍:近记忆损害首发,远期记忆随病程进展受累。
  2. 语言障碍:命名困难、言语重复,晚期可出现失语。
  3. 视空间障碍:物体定位错误、迷路。
  4. 执行功能减退:计划、抽象思维及多任务处理能力下降。
  5. 精神行为异常:淡漠、激越、妄想等性格改变。
  6. 日常生活能力丧失:晚期完全依赖照护。

参考文献

  •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神经认知障碍章节
  •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关于痴呆最新研究成果
  • 医学教育网全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痴呆的病因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