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蛋白尿Unspecified Proteinuria
编码MF96.Z
关键词
索引词Proteinuria、未特指的蛋白尿、蛋白尿、白蛋白尿NOS、蛋白尿NOS
缩写尿蛋白
别名Proteinuria-NOS
未特指的蛋白尿(MF96.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肾活检病理学检查:
通过经皮肾穿刺获取肾组织样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明确肾小球/肾小管病理改变类型(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等),排除特定病因(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
- 肾活检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持续性蛋白尿: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50mg(连续2次检测,间隔≥1周)。
- 或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0.2(连续2次检测)。
- 排除已知病因:
- 无糖尿病(HbA1c<6.5%)、无自身免疫性疾病(ANA/抗dsDNA阴性)、无高血压肾损伤(血压<140/90mmHg且无眼底病变)。
- 持续性蛋白尿:
-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
- 泡沫尿(持续>5分钟不消散)或凹陷性水肿(眼睑/下肢)。
- 无血尿(尿沉渣红细胞<3/HPF)或无菌性白细胞尿。
- 实验室阈值:
- 血清白蛋白>3.0g/dL(排除肾病综合征)。
- eGFR>60mL/min/1.73m²(排除肾功能不全)。
- 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尿液检查] A --> C[血液检查] B --> B1[尿常规:蛋白定性] B --> B2[24小时尿蛋白定量] B --> B3[UPCR] C --> C1[血清白蛋白] C --> C2[肾功能:肌酐/eGFR] C --> C3[血脂谱] A --> D[影像学检查] D --> D1[肾脏超声] D --> D2[必要时CT/MRI] A --> E[病因排除检查] E --> E1[血糖/HbA1c] E --> E2[自身抗体:ANA/抗dsDNA] E --> E3[血清蛋白电泳] E --> E4[感染筛查] A --> F[终极评估] F --> F1[肾活检]
判断逻辑:
- 尿常规蛋白定性:
- 阳性(≥1+)提示需定量检测,但假阳性见于碱性尿或浓缩尿。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vs UPCR:
- UPCR>0.2等效于24小时尿蛋白>200mg,前者更便捷但受饮水影响。
- 肾脏超声:
- 皮质回声增强提示慢性肾病,结构正常支持"未特指"诊断。
- 肾活检指征:
- 蛋白尿>1g/24h持续3个月,或伴血尿/肾功能下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150-500mg:轻度异常,可能为生理性或早期病变,建议3个月后复查。
- 500mg-3.5g:提示肾小球/肾小管损伤,需排查继发因素。
- >3.5g:需紧急评估肾病综合征可能性。
-
UPCR(尿蛋白/肌酐比值):
- 0.2-0.5:轻度蛋白尿,结合eGFR判断意义。
- >0.5:明确病理性,需启动病因筛查。
-
血清白蛋白:
- <3.5g/dL:提示蛋白丢失加速,需排查肝病或营养不良。
- <3.0g/dL:符合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标准。
-
尿沉渣镜检:
- 红细胞>3/HPF: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需重新评估"未特指"诊断。
- 颗粒管型:提示肾小管损伤,指向间质性肾炎等。
-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60-90mL/min/1.73m²:轻度下降,需监测蛋白尿进展。
- <60mL/min/1.73m²:提示慢性肾脏病,需按CKD分期管理。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步骤1:确认蛋白尿(24小时定量>150mg或UPCR>0.2)。
- 步骤2:排除糖尿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继发因素。
- 步骤3:影像学排除梗阻/结构异常。
- 步骤4:持续3个月不明原因者考虑肾活检。
- 关键鉴别:
- 生理性蛋白尿:诱因去除后消失,尿蛋白<1g/24h。
- 体位性蛋白尿:直立位UPCR>0.2,卧位正常。
参考文献:
- KDIGO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Glomerular Diseases
- NICE Guideline NG203: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蛋白尿诊断路径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