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胸痛Unspecified Pain in throat or chest

更新时间:2025-06-18 21:26:05
编码MD30.Z

关键词

索引词Pain in throat or chest、未特指的胸痛、咽痛或胸痛、胸痛、胸闷、胸痛NOS
缩写未特指胸痛、NCCP、非心源性胸痛
别名胸疼、心口痛、心脏区疼痛、胸骨后疼痛

未特指的胸痛(MD3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系统评估排除危及生命的胸痛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食道破裂),且经4周随访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证据。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症状:持续≥5分钟的胸部不适(钝痛、压迫感或定位模糊),符合以下至少2项特征:
      • 非劳力性诱发
      • 与呼吸/体位改变相关
      • 无放射痛
      • 硝酸甘油无效
    • 客观检查阴性
      • 心电图无缺血性改变(ST段偏移<0.5mm,T波倒置<1mm)
      • 肌钙蛋白(hs-cTn)两次检测(间隔3小时)均低于99th百分位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危险因素
      • 年龄<40岁
      • 无冠心病家族史
      • 存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异常(HADS-A≥8分)
    • 功能性检查
      • 心脏负荷试验阴性(运动心电图/心肌灌注显像)
      • 胸椎活动度测试可复现疼痛
  4.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符合2项支持条件
    • 排除标准: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者需重新评估病因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胸痛初筛] --> B{生命体征} A --> C[心电图] A --> D[床旁超声] B --> E[血压>180/110mmHg?] C --> F[ST段改变≥1mm?] D --> G[心包积液/主动脉异常?] E -- 是 --> H[立即转急诊评估] F -- 是 --> I[启动ACS流程] G -- 是 --> J[专科会诊] A --> K[低危患者] K --> L[血液检查] L --> M[hs-cTn/D-二聚体] K --> N[影像学检查] N --> O[胸部X线] N --> P[胸部CT(选择性)] K --> Q[功能评估] Q --> R[胸椎活动度测试] Q --> S[呼吸运动相关性疼痛测试]

判断逻辑

  • 心电图:ST段偏移≥1mm需优先排除ACS(敏感性92%,特异性85%)
  • D-二聚体:Wells评分<2分且年龄<50岁者,<500μg/L可排除肺栓塞(NPV 99.5%)
  • 胸椎活动度测试:胸椎旋转<30°伴疼痛提示机械性胸痛(特异性88%)
  • 呼吸运动测试:深呼吸诱发疼痛提示胸膜/胸壁来源(似然比+3.2)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hs-cTnI <34 ng/L(男性) >34 ng/L需重复检测,若动态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16 ng/L(女性)
D-二聚体 <500 μg/L(FEU) >500 μg/L需行CTPA排除肺栓塞(年龄校正值:年龄×10 μg/L)
CRP <5 mg/L >10 mg/L提示炎症过程,需排查感染性胸膜炎/肋软骨炎
CK-MB <6.6 ng/mL 升高伴hs-cTn正常提示骨骼肌损伤
血清淀粉酶 30-110 U/L >3倍升高提示急性胰腺炎可能
动脉血气 PaO2>80 mmHg PaO2<60 mmHg需警惕肺栓塞/气胸
胸椎X线 无骨折/脱位 肋椎关节退变(Costen综合征)提示机械性胸痛

四、鉴别诊断流程

  1. 第一步(0-2小时)

    • 完成HEART评分(≤3分进入低危路径)
    • 获取基线hs-cTn和心电图
  2. 第二步(2-6小时)

    • 重复hs-cTn检测
    • 完成Wells/PERC评分排除肺栓塞
  3. 第三步(6-24小时)

    • 胸椎MRI评估小关节紊乱(敏感度91%)
    • 食道测压/24小时pH监测(反流相关胸痛)

参考文献

  1. 2023 ESC胸痛评估指南(Eur Heart J)
  2. AHA/ACC胸痛诊断与评估科学声明(Circulation)
  3. 非心源性胸痛诊断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
  4. NEJM胸痛鉴别诊断临床实践(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