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非REM睡眠唤醒障碍Unspecified Disorders of arousal from non-REM sleep
编码7B00.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arousal from non-REM sleep、未特指的非REM睡眠唤醒障碍、非REM睡眠觉醒障碍
缩写NREM-SD、NREMSD
别名非REM睡眠异常、非快速眼动期睡眠问题、非快速眼动睡眠中断、非快眼动睡眠障碍
未特指的非REM睡眠唤醒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多导睡眠图(PSG)异常觉醒事件:
- PSG记录到至少1次起源于NREM第3期(N3期)的异常觉醒事件,并伴有意识混乱或行为异常。
- 觉醒事件需符合:脑电图(EEG)显示从慢波睡眠突然转为低波幅混合频率波,同步伴有行为异常(如坐起、无目的动作)。
- 多导睡眠图(PSG)异常觉醒事件: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反复发作的异常觉醒:每月≥2次夜间发作,主要发生在睡眠前1/3阶段。
- 意识状态改变:发作期间存在定向力障碍、反应迟钝或事后遗忘(≥70%发作无法回忆)。
- 排除其他疾病:症状不能归因于癫痫、REM睡眠行为障碍、精神疾病或物质滥用。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自主神经亢进表现:发作期心率增快(>100 bpm)或呼吸频率增加(>20次/分)。
- 诱发因素:存在睡眠剥夺、压力事件或发热等触发史。
- 家族史:一级亲属有类似睡眠障碍病史(增加诊断特异性)。
二、辅助检查
-
核心检查项目: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多导睡眠图-PSG] A --> C[临床评估] B --> B1[N3期觉醒事件捕捉] B --> B2[EEG脑电模式分析] C --> C1[发作行为视频记录] C --> C2[睡眠日记评估] A --> D[鉴别诊断检查] D --> D1[视频脑电图-vEEG] D --> D2[精神科评估] -
判断逻辑:
- PSG:
- 异常判定:N3期出现≥1次觉醒伴行为异常,EEG显示δ波突然中断转为θ/α波。
- 排除癫痫:无痫样放电(与额叶癫痫鉴别)。
- 视频记录:
- 行为需符合"非目的性动作"(如床上坐起茫然张望),排除梦游定向移动。
- vEEG:
- 当PSG结果不明确时使用,排除夜间额叶癫痫(发作期脑电有节律性放电)。
- PSG: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多导睡眠图(PSG)参数:
- N3期比例增高(>20%总睡眠时间):支持深度睡眠异常,但非特异性。
- 觉醒指数升高(>10次/小时):提示睡眠碎片化,需结合事件定位N3期。
-
血液检查:
- 皮质醇轻度升高(午夜>5 μg/dL):反映应激反应,但阳性率仅10-20%。
- 炎性标志物正常:CRP/ESR无异常,排除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因。
-
影像学检查:
- 脑MRI阴性:无结构性病变(如肿瘤、海马硬化),异常率<5%。
- fMRI潜在价值:前额叶皮层激活减弱可能提示执行控制网络异常(研究阶段)。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优先通过PSG捕获N3期异常觉醒事件(金标准)。
- 结合临床发作特征(意识混乱+事后遗忘)排除模仿性疾病。
- 鉴别重点:
- 与睡惊症鉴别:未特指型无强烈恐惧尖叫或显著自主神经亢进。
- 与癫痫鉴别:vEEG无局灶性放电,发作时间>1分钟(癫痫通常<1分钟)。
- 实验室价值:
- 血液/影像学主要用于排除诊断,PSG是核心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4).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3rd ed. (ICSD-3).
- Bassetti, C. L. A., et al. (2020).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27(1), 6-19.
- Stallman, H. M., & Kohler, M. (2016).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5,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