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多汗症Unspecified Hyperhid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23:31
编码EE00.Z

关键词

索引词Hyperhidrosis、未特指的多汗症、多汗症、多汗、盗汗
缩写EH
别名汗症、出汗过多、汗腺分泌过多、Excessive-Sweating

未特指的多汗症(EE0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排除性诊断:通过系统性检查排除原发性多汗症(如家族史、对称性出汗模式)及所有已知继发性病因(如甲亢、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后,仍存在局部或全身性过度出汗症状。
  2. 必须条件

    • 持续性或阵发性过度出汗:至少6个月病程,且满足以下任一表现:
      • 肉眼可见的汗液分泌过多(如手掌/足底持续滴水)。
      • 每周发作≥1次,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如社交回避、职业受限)。
    • 排除继发因素:通过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感染指标等)及影像学确认无明确器质性疾病。
  3. 支持条件

    • 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多汗症患者(特异性60%-70%)。
    • 触发因素相关性:情绪波动(焦虑、紧张)或环境温度变化诱发症状加重。
    • 特征性体征:淀粉-碘试验阳性(局部深蓝色斑点),或皮肤浸渍/皲裂。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1. 基础评估
    ├── 病史采集(家族史、药物史、症状模式)
    └── 体格检查(出汗部位定位、皮肤改变)
  2. 实验室筛查
    ├── 甲状腺功能(TSH、FT3/FT4)
    ├── 空腹血糖及HbA1c
    ├── 血常规(感染指标)
    └── 结核菌素试验(PPD)
  3. 功能检测
    ├── 淀粉-碘试验(定位出汗区域)
    └── 皮肤电导率测定(交感神经活性评估)
  4. 影像学评估(仅限疑似继发病例)
    ├── 胸部CT(排查结核/肿瘤)
    └── 腹部超声(内分泌肿瘤筛查)

判断逻辑

  • 淀粉-碘试验
    • 阳性(局部深蓝色斑点):支持局限性多汗症诊断,优先考虑原发性病因。
    • 阴性:需排查全身性疾病或药物因素。
  • 甲状腺功能异常:TSH<0.4 mIU/L时,提示甲亢相关多汗症,需转诊内分泌科。
  • 皮肤电导率>70 μS:提示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特异性85%,用于评估病情严重度。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TSH 0.4-4.0 mIU/L ↓提示甲亢(需结合FT3/FT4),↑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多汗症关联性低)
空腹血糖 3.9-6.1 mmol/L ≥7.0 mmol/L提示糖尿病,需排查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出汗异常
HbA1c 4.0%-5.6% ≥6.5%支持糖尿病诊断,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代偿性多汗
血常规-WBC 4.0-10.0×10⁹/L ↑提示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需结合ESR/CRP评估
皮肤电导率 <50 μS(静息状态) >70 μS提示交感神经亢进,特异性85%,用于定量评估出汗严重度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步评估:通过病史和淀粉-碘试验区分原发/继发类型。
  2. 实验室筛查:重点排除甲亢、糖尿病、感染等常见继发因素。
  3. 功能检测:皮肤电导率测定量化交感神经活性,指导治疗选择(如抗胆碱能药物)。
  4. 影像学保留:仅在怀疑肿瘤、结核等严重疾病时启用,避免过度检查。

参考文献

  1. 国际多汗症协会(IHhS)《原发性多汗症诊断指南》(2023修订版)
  2.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继发性多汗症诊疗共识(2022)
  3. 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第25章“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4. WHO ICD-11临床实施指南(皮肤疾病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