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获得性甲颜色异常Unspecified Acquired abnormalities of nail colour
编码EE11.Z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abnormalities of nail colour、未特指的获得性甲颜色异常、获得性甲颜色异常、甲变色 [possible translation]、甲变色
缩写未特指获得性甲颜色异常、获得性甲色异常NOS、后天性甲颜色异常NOS
别名指甲变色、趾甲变色、获得性甲色素改变、后天性甲色素改变
未特指的获得性甲颜色异常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后天获得性甲颜色异常:
- 明确排除先天性或遗传性甲病(如先天性白甲病)。
- 颜色改变发生于出生后,且持续≥2周。
- 非特异性特征:
- 无法归类于特定甲病(如甲癣、甲下黑色素瘤、黄甲综合征等)。
- 形态学改变(如增厚、分层)非主要表现(程度≤30%)。
- 后天获得性甲颜色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学依据):
- 病因关联证据(需满足至少一项):
- 药物暴露史(抗疟药、化疗药物等,用药时间≥4周)。
- 感染证据(真菌镜检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 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紊乱等)。
- 外源性接触史(染发剂、化学品等,接触频率≥3次/周)。
- 颜色特征:
- 单色或多色改变(黑、黄、绿为主),非创伤性线性出血(排除甲下血肿)。
- 病因关联证据(需满足至少一项):
-
排除标准:
- 活检证实恶性病变(如黑色素瘤)。
- 伴随严重甲结构破坏(甲板缺失>50%)。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一级筛查] C --> D[甲屑镜检] C --> E[病原体培养] A --> F[二级鉴别] F --> G[皮肤镜检查] F --> H[血液生化] F --> I[甲活检] H --> J[肝肾功能] H --> K[甲状腺功能] H --> L[营养指标] -
判断逻辑:
- 甲屑镜检:
- 阳性(真菌菌丝/孢子):指向真菌感染,需结合培养确认菌种。
- 阴性:需排查非感染性病因(药物/系统性疾病)。
- 皮肤镜检查:
- 规则纵向黑带(宽度均匀、边界清晰):良性色素痣。
- 不规则多色条纹(棕黑灰混杂):提示恶性黑色素瘤需活检。
- 血液生化:
- 转氨酶↑+胆红素↑:肝病相关黄甲。
- TSH异常:甲状腺功能紊乱伴脆甲。
- 甲活检:
- 仅用于皮肤镜高危征象或治疗无效者。
- 甲屑镜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真菌镜检 | 阳性(菌丝/孢子) | 高度提示甲癣(60%-80%概率) | 抗真菌治疗(特比萘芬/伊曲康唑) |
细菌培养 | 绿脓杆菌阳性 | 确诊绿甲综合征 | 局部抗生素(环丙沙星溶液) |
血清铁蛋白 | <15 μg/L | 缺铁性贫血相关匙状甲 | 补铁治疗 + 营养评估 |
维生素B12 | <200 pg/mL | 色素沉着风险↑ | 肌注B12 + 胃肠道检查 |
TSH | >4.5 mIU/L 或 <0.4 mIU/L | 甲状腺功能异常伴甲板变黄/脆裂 | 内分泌科会诊 |
ALT/AST | >40 U/L | 肝病相关黄甲 | 肝脏超声 + 病毒学筛查 |
肌酐 | >1.3 mg/dL | 慢性肾病致甲床苍白 | 肾病专科评估 |
抗核抗体(ANA) | 阳性(≥1:160) | 提示结缔组织病(如狼疮)相关甲周红斑 | 免疫学深入检查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路径:
- 排除先天性疾病 + 确认获得性非特异性颜色改变 → 初步诊断。
- 病因分层:
- 优先筛查感染(镜检/培养)→ 阴性则转向药物/系统性疾病评估。
- 高危预警:
- 黑色病变+皮肤镜高危特征 → 立即活检。
- 治疗导向:
- 感染性病因:靶向抗微生物治疗。
- 非感染性病因:停药/治疗原发病 + 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 Bolognia JL, et al. Dermatology. 4th ed. Elsevier, 2017: Section 71.
- Tosti A. Nail Disorders: A Practical Guide to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2014.
- WHO 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Requirements (2024): EE11.Z.
-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Guidelines: Nail Disorder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