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腺结构或功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少汗症Hypohidrosis due to genetic abnormalities of eccrine gland structure or function
编码EE01.1
关键词
索引词Hypohidrosis due to genetic abnormalities of eccrine gland structure or function、小汗腺结构或功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少汗症
别名无汗症、出汗功能受损、汗腺发育不良、汗腺功能障碍
小汗腺结构或功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少汗症(EE01.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基因检测阳性:检出与小汗腺发育或功能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如EDA、EDAR、ITPR2、ECRG4等)。
-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汗液分泌显著减少或缺失:通过定量发汗试验(如碘-淀粉试验)证实局部或全身性汗液分泌量低于正常阈值(<10 ml/m²/min)。
- 热耐受障碍证据:热暴露试验(38℃环境)中核心体温升高≥1.5℃,或反复热相关并发症史(中暑/热衰竭)。
-
支持条件:
- 皮肤干燥体征:触诊确认皮肤干燥、脱屑(干燥面积≥30%体表面积)。
- 皮肤活检异常:组织学显示小汗腺密度降低(<50个/cm²)或结构畸形(导管闭锁/分支减少)。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率变异性降低(RMSSD<20 ms)或皮肤电导反应迟钝(潜伏期>3秒)。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临床评估] --> B[症状与体征] A --> C[实验室检查] C --> D[基因检测] C --> E[汗液分泌试验] C --> F[皮肤活检] A --> G[功能评估] G --> H[热耐受试验] G --> I[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
判断逻辑:
- 基因检测:
- 解读:检出EDA、EDAR等致病基因突变可确诊遗传类型;阴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获得性少汗症。
- 关联:阳性结果直接支持金标准,阴性需强化汗液试验和活检。
- 定量发汗试验:
- 解读:碘-淀粉试验中蓝色斑点覆盖率<30%为异常;毛果芸香碱离子电渗试验汗滴计数<50/5cm²提示功能缺陷。
- 关联:结果异常需活检确认结构异常,正常则指向神经支配缺陷。
- 皮肤活检:
- 解读:汗腺密度<50个/cm²(正常100-200个/cm²)或导管结构畸形支持诊断。
- 关联:阴性结果需结合自主神经检查评估神经通路缺陷。
- 热耐受试验:
- 解读:38℃环境暴露30分钟后核心体温升高≥1.5℃为异常。
- 关联:异常者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
- 基因检测: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异常:检出EDA/EDAR突变→确诊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ITPR2突变→提示钙通道功能缺陷性无汗症。
- 处理:遗传咨询及家系筛查。
-
汗液分泌试验:
- 异常阈值:
- 碘-淀粉试验:蓝色斑点覆盖率<30%(正常>70%)。
- 毛果芸香碱试验:汗滴数<50/5cm²(正常>100/5cm²)。
- 意义:证实汗腺分泌功能衰竭,需警惕热相关急症风险。
- 异常阈值:
-
皮肤活检:
- 异常阈值:小汗腺密度<50个/cm²(正常100-200个/cm²)。
- 意义:汗腺发育不全者预后较差,需终身体温管理。
-
自主神经功能:
- 异常阈值:
- 心率变异性(RMSSD)<20 ms(正常>30 ms)。
- 皮肤电导潜伏期>3秒(正常<1.5秒)。
- 意义:提示交感神经支配缺陷,可用胆碱能药物试验性治疗。
- 异常阈值: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疑似病例:出汗减少+热耐受不良 → 优先进行汗液分泌试验和热暴露试验。
- 确诊路径:
- 汗液试验阳性 → 基因检测+皮肤活检明确病因。
- 汗液试验阴性 → 强化自主神经功能评估。
- 鉴别重点:排除获得性少汗症(糖尿病神经病变、Sjögren综合征等)。
权威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汗腺疾病章节)
- 《临床遗传学》(外胚层发育不良诊断指南)
- WHO-ICD-11官方诊断标准(EE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