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Endogenous non-melanin pigmentation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ED62
子码范围ED62.0 - ED62.Y

关键词

索引词Endogenous non-melanin pigmentation、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
缩写内非黑沉、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症
别名内源性非黑色素色素沉着、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积、内源性非黑色素性色素沉着

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皮肤活检显示含铁血黄素沉积或胆色素沉着。
    • 血液检查异常: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或胆红素水平升高(肝病或胆道阻塞)。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皮肤颜色变化:局部或广泛的颜色加深,表现为黄色、棕色或蓝灰色色斑或均匀变色。
      • 无明显自觉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内源性非黑色素沉着不会引起明显的瘙痒、疼痛或其他不适感。
    • 伴随症状
      • 疲劳感:如果色素沉着是由贫血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
      • 黄疸:在肝脏疾病或胆道阻塞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
    • 分布特点:颜色变化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广泛分布的。常见于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组织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皮肤颜色变化)。
      • 血液检查异常(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或胆红素水平升高)。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
      • 异常意义:在肝病或胆道阻塞的患者中,腹部超声可显示肝脏或胆道的异常,如肝脏肿大、胆管扩张等。
    • MRI或CT扫描
      • 异常意义:在某些情况下,MRI或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肝脏和其他器官的情况,特别是当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和性质时。
  2. 临床鉴别检查

    • 肝功能检查
      • 异常意义:肝功能异常(如ALT、AST、ALP升高等)提示肝脏疾病,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色素沉着。
    • 溶血相关检查
      • 异常意义:溶血指标异常(如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等)提示溶血性贫血,有助于诊断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3. 流行病学调查

    • 药物使用史
      • 判断逻辑:明确近期是否使用过可能导致色素沉着的药物(如阿的平),有助于诊断药物引起的色素沉着。
    • 家族史
      • 判断逻辑: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色素沉着的病例,有助于诊断遗传性色素沉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 异常意义:提示贫血,常见于慢性出血性疾病或溶血性贫血,可能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 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肝脏疾病或胆道阻塞,导致胆色素沉着。
    •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比例
      • 异常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肝内胆汁淤积或胆道阻塞,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溶血。
  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含铁血黄素沉积
      • 异常意义:通过皮肤活检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直接确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胆色素沉着
      • 异常意义:在肝病患者中,可见胆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支持胆色素沉着的诊断。
  3. 肝功能检查

    • ALT、AST、ALP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肝脏损伤或胆道阻塞,有助于诊断肝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 GGT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胆道系统疾病,常见于胆道阻塞。
  4. 溶血相关检查

    • 间接胆红素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溶血,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可能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多,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5. 尿液检查

    •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
      • 异常意义:尿胆原和尿胆红素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肝脏和胆道的功能状态。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证据(皮肤活检)和血液检查(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结合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腹部超声、MRI/CT)和临床评估(肝功能、溶血相关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肝功能指标)。

权威依据:《皮肤病理学》、《内分泌学》等相关专业教材和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