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上呼吸道疾患Other specifie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编码CA0Y
关键词
索引词Upper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上呼吸道疾患、急性腺样体炎、腺样体感染、咽扁桃体炎、扁桃体咽炎、某些特指的鼻或鼻窦疾患、鼻或鼻窦黏膜炎、鼻和鼻窦溃疡性黏膜炎、鼻痿、鼻痿 [possible translation]、鼻肥大、鼻翼肥大 [possible translation]、鼻软骨肥大 [possible translation]、鼻肥大 [possible translation]、鼻翼肥大、鼻软骨肥大、鼻溢、获得性鼻子或鼻孔闭锁、鼻中隔破坏、鼻甲嵌塞、鼻甲萎缩、鼻甲变性、鼻甲溃疡、鼻石、鼻结石、鼻前庭炎、鼻中隔穿孔、鼻中隔穿孔NOS、鼻窦穿孔、窦穿孔、鼻塞、鼻窦阻塞、窦内真空、鼻窦真空、鼻疼痛、鼻部痛、鼻孔狭窄、鼻腔粘连、鼻中隔粘连、鼻软骨膜炎、其他上呼吸道疾病、上呼吸系统疾患、上呼吸道疾病、其他咽部疾病、咽部疾患NOS、咽部疾病NOS、咽喉疾病NOS、咽部损害NOS、咽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咽部病变 [possible translation]、咽喉病 [possible translation]、咽病、咽部病变、咽喉病、咽部获得性畸形、咽或鼻咽囊肿、鼻咽囊肿、咽囊肿、咽壁囊肿、咽下囊肿、环咽肌痉挛、咽扩张、咽喉麻痹、咽喉溃疡、咽反射亢进、下咽瘢痕、下咽溃疡、下咽狭窄、鼻咽瘢痕、鼻咽瘘、鼻咽闭塞、鼻咽梗阻、鼻咽水肿、鼻咽痛、鼻咽狭窄、鼻咽溃疡、咽梗阻、咽部梗阻、咽食管瘘、咽(肌)麻痹、咽麻痹、咽喉肌麻痹、咽喉肌肉麻痹、咽后坏疽、咽水肿、咽喉水肿、咽痛、咽头穿孔、咽穿孔、咽萎缩、咽部红斑、咽瘘、咽部瘢痕、喉部瘢痕、喉部疤痕、咽部感觉过敏、咽部增生、咽肥大、咽部刺激、咽角化症、咽部肌阵挛、咽息肉、咽痉挛、咽部痉挛、咽喉痉挛、咽狭窄、咽溃疡、咽部溃疡、气管钙化、气管塌陷、气管偏斜、气管压缩、气管运动障碍、气管骨化、气管软骨膜炎、气管狭窄、气管软化、气管脓肿、获得性气管畸形,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获得性气管环畸形、上呼吸道增生性改变、气管瘢痕、气管坏死、气管憩室、上呼吸道萎缩、气管萎缩、气管狭窄,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气管阻塞、阻塞性气管疾病、气管溃疡、气管粘连、获得性气管粘膜疝样突出、环咽肌切迹、孤立性先天性嗅觉缺失
别名Other-specified-upper-respiratory-tract-diseases、其他指定上呼吸道病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临床定义、病因及症状体征信息,结合权威医学指南(ICD-11标准、IDSA指南、中国呼吸病学会诊疗共识),系统整理的"其他特指的上呼吸道疾患"诊断体系:
其他特指的上呼吸道疾患(CA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解剖结构异常直接确认:
- 内窥镜/影像学证实存在特指性结构改变(如鼻中隔穿孔直径≥3mm、喉部瘢痕性狭窄致声门裂缩小≥50%)
- 组织病理学确认非感染性肉芽肿形成(需排除结核、真菌感染)
- 解剖结构异常直接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定位明确的持续性症状:
- ≥2项典型症状持续>4周(鼻塞/咽痛/声音嘶哑)
- 体征与解剖部位匹配(如鼻中隔穿孔对应鼻腔结痂,喉畸形对应喘鸣)
- 排除常见疾病:
- 不符合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诊断标准(IDSA 2023)
- 排除肿瘤、特异性感染(结核、梅毒)及自身免疫病活动期
- 定位明确的持续性症状: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病因关联证据:
- 医源性损伤史(近期鼻/喉手术、插管史)
- 职业暴露史(长期接触酸碱蒸气/粉尘)
- 免疫学特征:
- CD4+ T细胞计数<200/μL(HIV患者)
- ANCA阳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筛查)
- 病因关联证据: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及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解剖结构评估] A --> C[病原学检测] A --> D[炎症活动度评估] B --> B1(前鼻镜/鼻内镜) B --> B2(喉镜) B --> B3(鼻窦/喉部CT) C --> C1(深部拭子培养) C --> C2(PCR病毒筛查) C --> C3(血清抗体检测) D --> D1(CRP/ESR) D --> D2(白细胞亚群分析)
判断逻辑:
- 结构评估优先:
- 内窥镜发现穿孔/狭窄→直接支持诊断
- CT显示黏膜增厚但无液平→排除鼻窦炎
- 感染性病因排查:
- 培养检出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需结合临床表现(免疫抑制患者有意义)
- EBV/CMV IgM阳性→提示病毒相关黏膜损伤
- 炎症指标解读:
- CRP>20mg/L伴结构异常→非感染性炎症活动
- CD4/CD8比值倒置→提示免疫缺陷相关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常规 | |||
- 中性粒细胞比例 | >75% | 细菌继发感染可能 | 行深部拭子培养 |
- 淋巴细胞计数 | <1.0×10⁹/L | 免疫抑制状态 | 检测HIV/CD4+ |
CRP | >10 mg/L | 持续升高提示非感染性炎症 | 排查自身免疫病 |
ANCA | 阳性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可能 | 鼻黏膜活检 |
IgE | >200 IU/mL | 合并过敏性反应 | 过敏原筛查 |
病原学检测 | |||
- 铜绿假单胞菌培养 | 阳性 | 医源性感染标志 | 根据药敏试验用药 |
- EBV-DNA PCR | >10³ copies/mL | 病毒活化致黏膜溃疡 | 抗病毒治疗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阶梯式排查:
- 首查解剖结构(内镜/CT)→ 次查炎症标志 → 最后排查特殊病原
- 免疫状态分层:
- 免疫正常者:聚焦结构损伤和物理化学因素
- 免疫抑制者:优先排查机会性感染
- 跨学科协作:
- 耳鼻喉科(结构评估) + 风湿科(自身抗体) + 感染科(病原检测)
参考文献:
- ICD-11国际疾病分类(WHO, 2023版)
- 《中国上呼吸道疾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2022)
- IDSA《免疫缺陷宿主呼吸道感染管理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