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鼻息肉Other specified Nasal polyp

更新时间:2025-06-18 19:27:40
编码CA0J.Y

关键词

索引词Nasal polyp、其他特指的鼻息肉、鼻腔息肉、鼻咽息肉、腺样组织息肉、鼻中隔息肉、后鼻孔息肉、其他鼻窦息肉、鼻窦息肉NOS、副鼻窦息肉、鼻窦息肉 [possible translation]、副鼻窦息肉 [possible translation]、筛窦息肉、上颌窦息肉、额窦息肉、蝶窦息肉
缩写鼻息肉
别名鼻腔良性增生性病变、筛窦鼻息肉

其他特指的鼻息肉(CA0J.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鼻内镜检查
      • 直接观察到鼻腔或鼻窦内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的息肉样新生物。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活检显示黏膜下层水肿,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浸润及基底膜增厚。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症状(需满足至少3项)
      • 渐进性持续性鼻塞(单/双侧)
      • 嗅觉减退或丧失
      • 黏稠黏液性或脓性鼻腔分泌物
      • 前额/面颊部压迫性疼痛
    • 体征(需全部满足)
      • 鼻镜检查见息肉样肿块
      • 影像学(CT/MRI)证实鼻窦受累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过敏相关证据
      • 血清总IgE升高(≥100 IU/mL)
      • 特异性过敏原检测阳性
    • 炎症标志物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5%
      • 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占比≥10%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状图

一级检查
├─ 鼻内镜检查(金标准)
├─ 鼻窦CT扫描(定位评估)
二级检查
├─ 过敏原筛查(血清IgE检测)
├─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鼻分泌物细胞学分析
三级检查
├─ MRI(鉴别肿瘤性病变)
├─ 肺功能测试(合并哮喘评估)

  1. 判断逻辑
    • 鼻内镜优先原则:所有疑似病例均需完成鼻内镜评估,发现息肉后立即行CT扫描明确范围。
    • 过敏评估联动: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常规或鼻涂片),必须进行过敏原检测。
    • MRI指征:对以下情况需行MRI:
      • 单侧息肉伴骨质破坏(排除肿瘤)
      • 青少年患者(排除先天性病变)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0.5%-5% ≥5%提示过敏/慢性炎症
血清总IgE <100 IU/mL ≥100 IU/mL提示变态反应参与
鼻分泌物嗜酸细胞 <10% ≥10%支持变应性病因
CRP <5 mg/L >10 mg/L提示急性感染或严重炎症

四、鉴别诊断要点

  1.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 鉴别特征:单侧生长、表面粗糙、易出血,CT显示骨质破坏。
  2. 鼻腔恶性肿瘤
    • 鉴别特征:进展迅速、疼痛明显,MRI显示浸润性生长。
  3. 脑脊液鼻漏
    • 鉴别特征:清水样分泌物,葡萄糖检测阳性。

参考文献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 《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 《Allergy》杂志鼻息肉分型共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