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产程或分娩并发胎儿窘迫Other specified Labour or delivery complicated by fetal distres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00:01
编码JB07.Y

关键词

索引词Labour or delivery complicated by fetal distress、其他特指的产程或分娩并发胎儿窘迫、产程和分娩中胎儿心率异常及羊水粪染、产程和分娩中胎儿心率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
缩写CST-宫缩压力试验、DFMR-每日胎动记录、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别名产程中胎儿窘迫、分娩时胎儿窘迫、胎儿急性缺氧、胎儿代谢异常、胎儿危急状况

其他特指的产程或分娩并发胎儿窘迫(ICD-11:JB07.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胎儿头皮血气分析:pH值<7.20 + 碱剩余(BE)<-10 mEq/L + PCO₂>60 mmHg。
    • 脐带血气分析(分娩后即刻):动脉血pH<7.10 + 乳酸>6 mmol/L。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胎心率异常
      • 持续性胎心过缓(<110次/分持续≥3分钟)。
      • 反复晚期减速(≥3次/30分钟)。
    • 胎盘/脐带功能障碍证据
      • 超声证实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血管瘤。
      • 多普勒显示脐动脉S/D比值>3.0或PI>1.7。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 胎动异常:12小时胎动<10次或先增后骤减(需排除孕妇主观误差)。
    • 羊水异常:Ⅲ度粪染或血性羊水(非产道损伤所致)。
    • 生物物理评分:≤4分(满分10分)。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实时监测] A --> C[影像学评估] A --> D[功能测试] B --> B1(胎心监护) B --> B2(宫缩压力试验) C --> C1(超声多普勒) C --> C2(羊水指数测定) D --> D1(胎儿头皮刺激试验) D --> D2(生物物理评分)

  1. 胎心监护(B1)

    • 判断逻辑
      • 晚期减速→胎盘灌注不足;变异消失→CNS抑制;心动过缓→心肌缺氧。
      • 需结合宫缩模式(宫缩过强可致假阳性)。
  2. 超声多普勒(C1)

    • 判断逻辑
      • 脐动脉S/D比值↑→胎盘阻力增高;大脑中动脉PI↓→脑血流再分配(缺氧代偿)。
      • 需排除胎儿生长受限(FGR)干扰。
  3. 生物物理评分(D2)

    • 判断逻辑 指标 正常(2分) 异常(0分)
      胎儿呼吸运动 ≥1次/30min
      胎动 ≥3次/30min ≤2次
      肌张力 肢体伸展后屈曲 无自主活动
      羊水量 最大垂直池≥2cm <2cm
      • 解读:≤4分提示急性缺氧风险(特异性>90%)。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胎儿头皮血气分析

    • pH<7.20:代谢性酸中毒(乳酸堆积),需15分钟内结束分娩。
    • BE<-12 mEq/L:组织缺氧严重,新生儿脑病风险↑60%。
    • PCO₂>65 mmHg:呼吸性酸中毒,提示通气障碍。
  2. 脐带血气分析

    • 动脉血pH<7.10:围产儿死亡率↑8倍(需NICU支持)。
    • 乳酸>8 mmol/L:多器官损伤阈值(肾/肝衰竭风险↑)。
  3. 母体炎症标志物

    • CRP>20 mg/L + IL-6>100 pg/mL:提示绒毛膜羊膜炎(缺氧继发感染)。
  4.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 μg/mL + FDP>40 μg/mL:DIC风险(胎盘早剥相关)。

四、临床决策路径

mermaid flowchart LR S[疑似胎儿窘迫] --> T1{胎心监护异常?} T1 -- Yes --> T2{多普勒/S/D>3?} T1 -- No --> 继续观察 T2 -- Yes --> T3[血气分析] T2 -- No --> 排查母体因素 T3 --> R1[pH<7.20] --> 紧急分娩 T3 --> R2[pH≥7.20] --> 加强监护+氧疗

总结

  • 诊断核心:血气分析(金标准)结合胎心监护+多普勒(必须条件)。
  • 关键预警:羊水Ⅲ度粪染+生物物理评分≤4分需立即干预。
  • 处理原则:pH<7.20需30分钟内分娩,pH7.20-7.25可试行宫内复苏。

参考文献
《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ACOG指南(2024)
FIGO产时监护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