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时间的胎儿死亡,原因未特指Unspecified Fetal death, cause not specified
编码KD3B.Z
关键词
索引词Fetal death, cause not specified、未特指时间的胎儿死亡,原因未特指、原因未特指的胎儿死亡、死胎、胎儿石化、胎儿死亡、胎儿浸软、胎死宫内、胎儿石胎、胎儿宫内死亡、死产NOS
别名胎儿死亡-原因不明、胎儿死亡-未特指时间、胎儿死亡-未特指原因、死产-原因不明、死产-未特指时间、死产-未特指原因
未特指时间的胎儿死亡,原因未特指(ICD-11:KD3B.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超声检查确认无胎心搏动:
妊娠≥22周时经腹部或阴道超声检测不到胎儿心脏活动(敏感性>99%)。 - 病理学确认胎儿死亡:
分娩后尸检证实无生命迹象,并排除致命性先天畸形(如严重心脏畸形)。
- 超声检查确认无胎心搏动: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胎心音消失:
连续两次多普勒检测(间隔>24小时)均无胎心音。 - 子宫停止增长:
宫高连续2周无增长或缩小(需排除测量误差)。 - 胎动完全消失:
孕妇自觉胎动停止≥48小时,并经超声验证。
- 胎心音消失: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母体症状三联征:
- 乳房胀感消失(孕20周后)
- 腹围停止增长
- 体重下降(排除其他原因)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Spalding征(颅骨重叠)或胎儿水肿
- 羊水量异常(AFI<5cm或>25cm)
- 实验室指标:
- 母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2.5 MoM)
- 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5μg/mL)
- 母体症状三联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主要诊断工具] --> B(超声检查) A --> C(胎心监护) B --> D[一级指标:胎心搏动] B --> E[二级指标:胎儿形态] B --> F[三级指标:羊水量] C --> G[胎心率曲线] C --> H[加速/减速反应] I[病因排查] --> J(实验室检查) I --> K(病理检查) J --> L[凝血功能] J --> M[感染指标] K --> N[胎盘病理] K --> O[胎儿尸检]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胎心搏动缺失:首要确诊依据(假阳性率<0.1%)
- 胎儿形态异常:颅骨重叠提示死亡>48小时,水肿提示溶血或感染
- 羊水量:过少(胎盘功能衰竭)或过多(神经管缺陷)
-
实验室检查:
- 凝血功能:D-二聚体升高提示DIC风险,需紧急处理
- 感染指标:CRP>10mg/L或PCT>0.5ng/mL提示宫内感染
-
病理检查:
- 胎盘检查:梗死面积>30%或绒毛炎提示胎盘病因
- 尸检:发现先天畸形或遗传病可修正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μg/mL | 提示DIC高风险,死亡胎儿滞留>2周时发生率↑ | 立即终止妊娠+肝素抗凝 |
感染指标 | CRP>10mg/L | 宫内感染(如李斯特菌/CMV) | 抗生素治疗+感染源排查 |
甲胎蛋白(AFP) | >2.5 MoM | 神经管缺陷或胎儿死亡导致血管渗透性改变 | 结合超声评估畸形 |
血红蛋白 | <100g/L | 慢性失血(如胎盘早剥)或DIC消耗 | 输血支持+纠正凝血功能 |
抗磷脂抗体 | 阳性 | 自身免疫性胎停(抗磷脂综合征) | 肝素+阿司匹林治疗 |
染色体分析 | 非整倍体(如三体) | 遗传性死胎主因(占不明原因死胎的40%) | 遗传咨询+下次妊娠产前诊断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超声无胎心搏动(金标准) + 胎动消失(必须条件)
- 病因排查:
- 优先排除感染/凝血障碍(实验室)
- 次查畸形/遗传病(超声+尸检)
- 关键时间窗:
- 死亡>4周未排出需监测DIC指标
- 滞留>2周增加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 WHO《死产管理指南》(2023)
- FIGO《胎儿死亡诊断与处理共识》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02: Fetal Death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