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Traumatic pulmonary haemorrhage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编码KB28.1
关键词
索引词Traumatic pulmonary haemorrhage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
缩写PTPH、围生期创伤性肺出血
别名新生儿吸痰引起的肺出血、产程挤压导致的肺出血、围生期机械性肺损伤出血、围生期吸引导管相关肺出血
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ICD-11编码:KB28.1)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不久,由于外伤因素导致的肺部出血。这类出血通常发生在深部抽吸后,特别是由呼吸道吸引导管操作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此情况属于新生儿危重病征之一,可能导致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病因学特征
-
直接机械损伤机制:
- 呼吸道吸引导管操作:在进行气道清理时,不当的操作如过度用力、位置过深或使用过大尺寸的吸引导管均可能对脆弱的肺组织造成物理性损伤。
- 产程中的挤压:分娩过程中的产道压力也可能导致肺组织微血管破裂,尤其是在难产或急产情况下更为常见。
-
生理与病理诱因:
- 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能存在先天性或获得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如患有先天性血友病或其他凝血疾病,增加了肺出血的风险。
- 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增加肺动脉压,进而加重肺内毛细血管壁的压力负荷,使其更容易破裂出血。
- 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可通过炎症介质激活凝血途径,并破坏血管完整性,从而诱发肺出血。
- 代谢紊乱:例如酸中毒状态下的电解质失衡亦能影响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凝固功能,间接促发肺出血事件。
- 遗传因素:少数情况下,特定基因突变(如von Willebrand因子缺陷)可能会增加个体对于创伤性肺出血的易感性。
病理机制
-
肺组织损伤:
- 直接机械力作用下,肺泡结构受损,微血管破裂出血;若累及较大血管则可能出现显著血量增多现象。
- 损伤部位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进一步损害周围正常组织,促进渗出物形成并阻碍气体交换功能。
-
呼吸系统表现:
- 呼吸急促、困难是最典型的早期症状,伴随有紫绀、心动过速等体征。
- 严重者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双侧肺浸润影以及需要持续正压通气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高达80-100次/分钟,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 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休克等。
- 全身症状:面色苍白或发绀、烦躁不安、嗜睡或昏迷。
- 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片显示肺野密度增高,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影;血常规可见贫血指标异常。
参考文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