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Traumatic pulmonary haemorrhage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KB28.1

关键词

索引词Traumatic pulmonary haemorrhage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
缩写PTPH、围生期创伤性肺出血
别名新生儿吸痰引起的肺出血、产程挤压导致的肺出血、围生期机械性肺损伤出血、围生期吸引导管相关肺出血

起源于围生期的创伤性肺出血 (KB28.1)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或影像学证据
      • 胸部X线或CT扫描显示肺野密度增高,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影。
      • 气管插管或吸痰时可见血性分泌物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显著增加,可高达80-100次/分钟,甚至更高。
      • 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出现凹陷)以及呼吸费力。
      • 发绀:由于氧气交换障碍,患儿可能出现口唇和四肢末梢发绀。
      • 烦躁不安:患儿可能表现出哭闹不止、难以安抚。
      • 嗜睡或昏迷:严重情况下,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水平下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或血性分泌物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
      • 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贫血指标异常、低氧血症等)。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片
      • 异常意义:显示肺野密度增高,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浸润影。有助于评估出血范围和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如肺炎)。
    • 胸部CT扫描
      • 异常意义: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小范围或隐匿性出血。
  2. 临床鉴别检查

    • 动脉血气分析
      • 异常意义:显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有助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
    • 心电图
      • 异常意义:监测心脏功能,排除心脏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
  3. 流行病学调查

    • 产程记录回顾
      • 判断逻辑:明确分娩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呼吸道吸引导管的使用情况,增强诊断指向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红细胞计数减少:提示贫血,常见于大部分病例(70%-90%)。
    •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进一步确认贫血的存在,有助于评估出血量。
  2. 凝血功能检查

    •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较少见(10%-30%)。
    •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进一步确认凝血功能障碍,较少见(10%-30%)。
  3. 动脉血气分析

    • PaO2降低:提示低氧血症,常见于大部分病例(70%-90%)。
    • PaCO2升高:提示高碳酸血症,常见于大部分病例(70%-90%)。
    • pH值下降: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大部分病例(70%-90%)。
  4. 感染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可能合并感染,较少见(10%-30%)。
    • 降钙素原(PCT)升高:进一步确认感染的存在,较少见(10%-30%)。
  5. 血液生化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提示代谢紊乱,较少见(10%-30%)。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影像学证据(胸部X线或CT)和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贫血指标、血气分析)。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胸部X线、CT)和临床评估(血气分析、心电图)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结果。

权威依据:WHO《新生儿危重病指南》、IDSA指南、正保医学教育网、人人文库等医学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