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神经根或神经丛功能障碍Unspecified Nerve root or plexus disorders
编码8B9Z
关键词
索引词Nerve root or plexus disorders、未特指的神经根或神经丛功能障碍
缩写WRNPOFD、神经根或神经丛功能障碍
别名神经根疾病、神经丛疾病、不明原因神经根损伤、不明原因神经丛损伤
(8B9Z)未特指的神经根或神经丛功能障碍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神经根性疼痛:
- 呈放射性电击样痛,沿神经分布区延伸(如臂丛受累可放射至手指,腰骶丛受累可放射至足底)。
- 发生率:高(70%-90%),夜间或体位改变时加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指南》)。
- 感觉异常:
- 麻木、针刺感或蚁走感,呈"袜套-手套样"分布(臂丛:上肢远端;腰骶丛:下肢远端)。
- 发生率:高(60%-80%),常为早期表现(《周围神经病诊疗手册》)。
- 肌力减退:
- 特定肌群无力(如臂丛损伤致握力下降,腰骶丛损伤致踝背屈困难)。
- 发生率:中等(40%-60%),与神经损伤程度正相关(《神经病学》第9版)。
非典型症状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皮肤温度异常(局部发冷或发热)、出汗减少(发生率:10%-20%)。
- 痛觉过敏:
- 轻触诱发剧烈疼痛(发生率:15%-25%,多见于炎症性病因)。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 直腿抬高试验(腰骶丛)或Spurling试验(臂丛)诱发典型放射性疼痛(阳性率:80%-90%)。
- 反射异常: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肱二头肌反射、膝跳反射)(发生率:50%-70%)。
- 肌肉萎缩:
- 病程>3个月者可见特定肌群容积减少(发生率:20%-40%)。
非典型体征
- 感觉平面障碍:
- 针刺觉/温度觉减退呈节段性分布(发生率:30%-50%)。
- 肌束震颤:
- 静息状态下可见肌肉不自主颤动(发生率:5%-1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电生理检测
- 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异常率:70%-90%),纤颤电位/正尖波(提示失神经支配)。
- MRI特征
- 神经根肿胀/强化(检出率:60%-80%),椎间孔狭窄(检出率:40%-60%)。
- 脑脊液检查
-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仅见于炎症性病因,阳性率:15%-30%)。
文献依据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病诊治指南》(2021)
-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第11版)
- 腰椎神经根病变的MRI诊断标准(《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病因密切相关。机械压迫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疼痛更剧烈但恢复潜力大;代谢性/炎症性病变(如糖尿病神经根病)常呈渐进性发展。约30%患者合并心理症状(焦虑/抑郁),需注意心身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