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Unspecified Cerebral arteritis,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编码8B22.7Z
关键词
索引词Cerebral arteritis,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未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脑动脉内膜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脑动脉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脑或脑脊髓型动脉内膜炎 [possible translation]、脑或脑脊髓型动脉内膜炎、脑动脉炎、脑动脉内膜炎
缩写脑-动脉炎、Cerebral-Arteritis
别名脑血管炎症、脑血管炎、脑动脉炎症、Cerebral-Vasculitis
未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8B22.7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脑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或串珠样改变(特异性≥95%)。
- 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明确显示血管壁增厚伴强化(敏感性80%-90%)。
- 病理活检:脑动脉壁组织病理学证实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头痛(≥4周)合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
- 急性或亚急性病程中出现认知障碍/意识改变。
- 炎症标志物:
- ESR≥40 mm/h或CRP≥20 mg/L(排除感染/肿瘤后)。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 必须条件中的影像学证据+病理支持。
- DSA特征性改变+典型临床表现+排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 高度可能诊断:
- MRI血管壁增厚+典型症状+ESR/CRP升高,但DSA阴性(需随访复查)。
- 确诊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首选检查
│ ├─ MRI/MRA(无创,评估血管壁及脑实质)
│ └─ DSA(金标准,明确血管狭窄特征)
└─ 补充检查
├─ CT/CTA(排除急性出血/钙化)
└─ 高分辨率超声(评估颈动脉/椎动脉起始段) -
判断逻辑:
- MRI血管壁强化:需排除动脉粥样硬化(后者常伴偏心性斑块)。
- DSA"串珠征":需与烟雾病、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鉴别(结合年龄和病程)。
- CT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对早期血管壁改变不敏感)。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急性炎症活动,需排查感染或合并系统性血管炎。
- ESR持续≥60 mm/h: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加强免疫抑制治疗。
-
自身免疫抗体:
- ANA/ANCA阴性:支持"未特指"分类,需排除感染性病因。
- 补体C3/C4降低:提示免疫复合物沉积可能(罕见,需警惕继发性血管炎)。
-
脑脊液检查:
- 白细胞轻度升高(10-50/μL):提示软脑膜受累(敏感性30%-40%)。
- 蛋白>80 mg/dL:反映血脑屏障破坏,与病情严重度正相关。
-
感染筛查:
- 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需修正诊断为梅毒性脑动脉炎。
- 结核T-SPOT阳性:需排查结核性脑动脉炎(抗酸染色/PCR验证)。
四、总结
- 确诊核心:DSA特征性改变或MRI血管壁强化+病理证据。
- 关键鉴别:需排除动脉粥样硬化(中老年)、烟雾病(青年)、感染特异性动脉炎。
- 治疗导向:CRP/ESR水平动态监测指导免疫抑制剂用量调整。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断指南》
- EULAR/ERA-EDTA《血管炎管理指南》
- 《Radiology》血管影像学诊断标准(2023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