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泌尿器官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involving overlapping sites of urinary organs
编码2C95.2
关键词
索引词Urothelial carcinoma involving overlapping sites of urinary organs、累及泌尿器官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
缩写累及泌尿器官交搭跨越部位的UC
别名累及泌尿器官多部位尿路上皮癌、累及多个泌尿器官的尿路上皮癌、累及泌尿系统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累及泌尿道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7156 输尿管
XA9L57输尿管膀胱口XA77K2 膀胱
XA2PT2膀胱顶XA2562膀胱后壁XA4P63输尿管口XA4UM5膀胱前壁XA0VZ5膀胱颈XA6SR9膀胱上壁XA8KN5尿道内口XA6KF2膀胱三角XA0R03膀胱壁XA3JA5膀胱侧壁XA4V93 尿路,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XA6RS6上泌尿道XA34X0下泌尿道XA6KU8 肾脏
XA40R2肾小球XA8AN8肾单位XA21J4肾盂XA4UD2肾门XA9Q52肾锥体XA7NQ9输尿管肾盂连接处XA91E4肾髓质XA6N83肾大盏XA2364肾小管XA0AC1肾盏XA35W4肾皮质XA5EP6肾小囊XA8XL0肾小盏XA5TA5 尿道
XA8EW9尿道海绵体部XA4NU9尿道外口XA75T3尿道膜部XA7869尿道前列腺部XA33M0尿道内括约肌XA4DF2尿道外括约肌组织病理
XA4DF2柱状细胞癌XA4DF2乳头状移行细胞癌XA4DF2移行细胞癌,肉瘤样的XA4DF2泄殖腔源性癌XA4DF2尿路上皮癌,微乳头状XA4DF2移行细胞癌XA4DF2移行细胞癌,微乳头状XA4DF2基底细胞样癌XA4DF2移行细胞癌,NOSXA4DF2施耐德癌临床表现
XA4DF2慢性癌痛累及泌尿器官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累及泌尿器官交搭跨越部位的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involving overlapping sites of urinary organs, ICD-11编码:2C95.2)是指起源于泌尿系统内尿路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当其病变同时累及两个或以上相邻解剖部位(如肾盂、输尿管、膀胱等),且无法通过临床或病理学手段确定原发灶时,则归类为累及交搭跨越部位。这类癌症在ICD-11分类中特指肿瘤同时浸润多个泌尿器官交接区域的情况。
病因学特征
-
环境因素:
- 吸烟:长期吸烟是导致尿路上皮癌的首要可预防危险因素。烟草代谢产物如芳香烃类物质通过尿液排泄,直接作用于尿路上皮引发恶性转化。
-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合物(如联苯胺、β-萘胺)的从业人员(如染料、橡胶工业),患病风险增加3-5倍。
-
遗传因素:
- Lynch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患尿路上皮癌的风险显著增高。家族性病例可能与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相关。
-
疾病因素:
- 长期泌尿系结石、慢性膀胱炎等造成的持续性上皮损伤,可通过炎症-化生-异型增生途径促进癌变。
- 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患者的尿路上皮癌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100倍,可能与马兜铃酸暴露和遗传易感性相关。
病理机制
-
细胞生物学基础:
- 尿路上皮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如TP53失活、FGFR3激活),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侵袭性生长。癌细胞可沿尿路上皮层多灶性生长,形成"场效应"。
-
解剖学播散特点:
- 由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在胚胎发育中同源且解剖连续,肿瘤可通过黏膜下淋巴管扩散或腔内种植转移,形成多部位受累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85%患者的首发症状,约15%表现为镜下血尿。上尿路受累时可出现腰部钝痛。
-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输尿管梗阻性肾积水、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转移灶可引起骨痛、肝功能异常等。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与治疗建议应遵循专业医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