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输尿管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ureter
编码2C92.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ureter、未特指的输尿管恶性肿瘤、输尿管恶性肿瘤、输尿管原发性恶性肿瘤、输尿管癌
缩写UT-CA、UT-UC
别名输尿管恶性肿瘤未特指、未特指的输尿管癌、未特指输尿管癌、未特指输尿管恶性肿瘤、不明类型输尿管癌、不明类型输尿管恶性肿瘤、Unspecified-Ureteral-Cancer、Unspecified-Ureteral-Malignant-Tumor
未特指的输尿管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输尿管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恶性肿瘤细胞,且明确肿瘤起源于输尿管上皮(尿路上皮癌/移行细胞癌为主)。
- 免疫组化标记(如CK7、CK20、GATA3阳性)支持尿路上皮来源。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影像学定位:
- CT尿路造影(CTU)或MR尿路造影(MRU)明确显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充盈缺损/管壁增厚)。
- 内镜直视证据:
- 输尿管镜下直接观察到肿瘤病灶(乳头状/结节状肿物)。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无痛性肉眼血尿(持续或间歇性)伴腰痛(≥2周)。
- 影像学提示同侧肾积水(肾盂分离≥10mm)。
- 实验室指标:
- 尿脱落细胞学连续3次检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细胞。
- 尿液FISH检测(UroVysion)阳性(≥4个细胞染色体异常)。
- 高危因素:
- 吸烟史(>10包年)或职业性芳香胺暴露史。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金标准+任意2项必须条件。
- 若金标准不可及(如无法活检),需满足:
- 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 --> B[尿液分析]
A --> C[泌尿系超声]
B --> D[尿脱落细胞学]
C --> E[发现肾积水/占位]
E --> F[增强CT尿路造影]
F --> G{占位定位}
G --> H[输尿管占位]
H --> I[输尿管镜+活检]
G --> J[其他部位占位]
I --> K[病理确诊]
F --> L[分期评估]
L --> M[胸部CT]
L --> N[骨扫描]
判断逻辑
- 尿液分析:
- 红细胞>3/HPF → 提示血尿 → 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 超声:
- 肾盂分离≥10mm → 提示梗阻 → 需CTU明确梗阻原因。
- CT尿路造影:
- 输尿管充盈缺损+管壁增厚 → 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 需输尿管镜活检。
- 淋巴结>1cm → 提示转移 → 需PET-CT验证。
- 输尿管镜:
- 乳头状肿物+易出血 → 典型恶性特征 → 靶向活检。
- 分期检查:
- 胸部CT发现结节 → 需结合PET判断转移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尿常规:
- 红细胞>100/μ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排除肿瘤/结石(灵敏度80%)。
- 白细胞>50/μL:提示合并感染,需抗感染后复查。
- 尿脱落细胞学:
- 高级别癌细胞阳性:特异性>95%,但灵敏度仅30%(需多次送检)。
- 尿液FISH(UroVysion):
- ≥4细胞染色体异常:对高级别癌灵敏度达70%,阳性需紧急内镜评估。
- 血液检查:
- Hb<110g/L:提示慢性失血性贫血(约20%患者出现)。
- 肌酐>133μmol/L:提示梗阻性肾功能损害,需优先解除梗阻。
- 肿瘤标志物:
- NMP22>10U/mL:特异性低(假阳性率高),阴性不能排除肿瘤。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筛查:血尿患者首选超声+尿细胞学。
- 定位:CT尿路造影明确输尿管病变。
- 确诊:输尿管镜活检为金标准。
- 分期:增强CT+骨扫描评估转移。
注意:避免依赖单一检查(如尿细胞学假阴性率高),需多维度联合诊断。
参考文献:
- EAU Guidelines on 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2023)
- NCCN Bladder Cancer Guidelines (V3.2024)
-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