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阴茎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penis
编码2C81.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penis、未特指的阴茎恶性肿瘤、阴茎恶性肿瘤、阴茎癌、未特指部位的阴茎恶性肿瘤、阴茎原发性恶性肿瘤、阴茎皮肤恶性肿瘤NOS、包皮恶性肿瘤、包皮原发性恶性肿瘤、包皮癌、阴茎头恶性肿瘤、龟头恶性肿瘤、阴茎头原发性恶性肿瘤、龟头癌、龟头原发性恶性肿瘤、阴茎体恶性肿瘤、海绵体恶性肿瘤、阴茎干恶性肿瘤、阴茎体原发性恶性肿瘤、阴茎交搭跨越部位的恶性肿瘤
缩写YJAX
别名阴茎部恶性肿瘤、阴茎恶性肿块、阴茎部癌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7QV2 阴茎
XA9A26阴茎体XA3Q76阴茎尿道口XA2BL8包皮外表面XA0970阴茎根XA7V24包皮系带XA54U4阴茎冠状沟XA3KB3尿道旁腺XA0MH6龟头XA71S4包皮XA1CP6包皮黏膜表面XA03Y8阴茎背侧面XA3D56阴茎腹侧面临床表现
XA3D56慢性癌痛严重度
XA3D56III期XA3D56I期XA3D56IV期XA3D56II期其他严重度1
XA3D56II级XA3D56I级XA3D56III级XA3D56未定等级XA3D56IV级其他严重度2
XA3D56C 区域性疾病XA3D56A 缓解/病愈XA3D56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未特指的阴茎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阴茎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阴茎部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但其具体病理类型尚未明确。这类肿瘤可能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通常影响40至60岁的男性,尤其是那些具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病史的人群。
病因学特征
-
解剖结构与生理因素:
- 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过长或包茎是公认的阴茎恶性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包皮过长导致包皮垢积聚,长期刺激阴茎皮肤,增加癌症风险。
- 慢性炎症刺激:阴茎感染、慢性刺激或创伤部位的炎症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阴茎恶性肿瘤原发于这些区域。
-
病毒感染:
- 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如HPV-16和HPV-18),与阴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V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 其他相关病变:与HPV相关的病变包括巨大的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鲍温病和红斑增生病;慢性炎症相关病变包括生殖器硬化性苔藓、干闭塞性龟头炎、阴茎角、粘膜白斑病和假上皮瘤角化病。
-
不良生活习惯:
- 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经常清洗阴茎,使用公共浴池等,也可能增加患阴茎恶性肿瘤的风险。
- 吸烟:大量吸烟已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包括阴茎恶性肿瘤。
-
遗传与环境因素:
- 宗教习俗:一些宗教习俗(如犹太教中的包皮环切术)与阴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降低有关。未行包皮环切术者,阴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病理机制
-
细胞分化与转化:
- 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阴茎恶性肿瘤类型,通常起源于表皮或黏膜上皮细胞。肿瘤细胞呈多形性,核分裂象增多,局部浸润并可发生远处转移。
- 黑色素瘤:较少见,但更具侵袭性。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表现为色素沉着和快速生长。
-
分子生物学机制:
- HPV感染:HPV感染通过E6和E7蛋白的表达,干扰p53和Rb通路,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 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DNA损伤、细胞突变和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的发展。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局部肿块或溃疡:早期可能表现为小结节或溃疡,逐渐增大并伴有出血或分泌物。
- 疼痛: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勃起时。
- 淋巴结转移:晚期肿瘤可侵犯局部淋巴结,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参考文献:复禾健康、杏林普康、搜狗百科、好大夫在线、博禾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