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结肠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col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8:53:45
编码2B90.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colon、未特指的结肠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结肠癌、转移性结肠癌 NOS [原发性结肠癌 NOS 扩散到他处]
缩写NOS-结肠恶性肿瘤、未特指-结肠癌
别名未特指的结肠癌、结肠恶性肿瘤NOS、未明确类型的结肠癌、结肠恶性肿瘤未特指、结肠癌未特指

未特指的结肠恶性肿瘤 (ICD-11 2B9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确诊:通过结肠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结肠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且未明确具体解剖定位(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 分子分型验证:存在特征性分子标志(如APC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阳性)。
  2. 必须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1个月以上的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
      • 反复便血(鲜红或暗红色)
      • 不明原因贫血(Hb男性<120g/L,女性<110g/L)
    • 影像学证据
      • CT/MRI显示结肠壁不规则增厚(≥5mm)伴强化
      • 存在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短径≥10mm)或肝转移灶
  3. 支持条件

    • 高危因素
      • 一级亲属结直肠癌病史(OR=2.3)
      • 林奇综合征/FAP家族史
      • 长期(>8年)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 实验室指标
      • CEA持续升高(>5ng/mL,敏感性62%)
      • CA19-9异常(>37U/mL,特异性89%)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粪便潜血试验] A --> C[血常规+CEA] B --> D[阳性] D --> E[结肠镜检查] C --> F[贫血/CEA升高] F --> E E --> G[活检病理] E --> H[腹部增强CT] H --> I[分期评估] G --> J[分子检测] J --> K[微卫星状态] J --> L[RAS/BRAF突变]

判断逻辑

  1. 结肠镜检查

    • 发现溃疡型/隆起型病变:立即活检(≥3块组织)
    • 平坦型病变:采用靛胭脂染色靶向活检
    • 阴性结果但临床高度怀疑:3个月内重复检查
  2. CT检查

    • T分期
      • T1-2:肠壁分层结构保留
      • T3:浆膜面毛糙
      • T4:侵犯邻近器官
    • N分期
      • N1: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 N2:≥4枚转移
  3. 分子检测

    •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 高频(MSI-H):提示林奇综合征可能,需错配修复蛋白免疫组化验证
    • KRAS/NRAS突变
      • 野生型:适用EGFR靶向治疗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CEA <5 ng/mL >10 ng/mL提示肝转移可能,术后监测复发敏感性达80%
CA19-9 <37 U/mL >100 U/mL提示腹膜转移,与粘液腺癌相关性高
血红蛋白 男120-160 g/L <90 g/L需排查右半结肠癌隐性出血
粪便DNA SEPT9甲基化阴性 阳性预测值92%,用于筛查拒绝肠镜的高危人群
凝血酶原时间 11-13秒 延长提示肝转移导致合成功能障碍

四、诊断流程关键点

  1. 年龄阈值:≥50岁出现便血必须行结肠镜检查(NCCN 2023)
  2. 急诊指征:突发肠梗阻伴CEA>100ng/mL,需术中快速病理
  3. 遗传筛查标准
    • ≤50岁发病
    • 同时/异时性多原发癌
    • 符合Amsterdam II标准

参考文献

  •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2019)
  • NCCN结直肠癌指南(2023 v1)
  • ESMO转移性结直肠癌诊疗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