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其他或未特指部位未特指的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parts of biliary tract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4:24
编码2C17.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parts of biliary tract、胆道其他或未特指部位未特指的恶性肿瘤、胆道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胆总管癌、囊性胆管癌、肝外胆管癌、肝胆管癌、Oddi括约肌癌、累及肝内和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胆道癌、胆管癌NOS、奥狄括约肌癌
缩写胆道恶性肿瘤、BTC
别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胆道未特指部位恶性肿瘤、Biliary-Tract-Carcinoma

胆道其他或未特指部位未特指的恶性肿瘤(ICD-11:2C17.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确诊
      • 经内镜活检、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胆管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且无法明确具体解剖部位(肝内或肝外胆管)。
      • 免疫组化标记需符合胆管上皮起源(CK7+/CK20-/CDX2-)。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进行性黄疸(总胆红素≥34.2 μmol/L)伴尿色加深及陶土样便。
      • 右上腹隐痛或体重下降(6个月内下降≥10%)。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CT/MRI显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3 mm)或局部肿块,伴上游胆管扩张(肝内胆管直径≥5 mm,肝外胆管直径≥8 mm)。
      • MRCP或ERCP证实胆道梗阻,排除结石或良性狭窄。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法获取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黄疸+胆管扩张)。
      • CA19-9≥100 U/mL且排除胰腺炎、胆管炎等其他良性疾病。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首选检查:腹部超声(筛查胆管扩张/肿块)

    ├─进一步评估:
    │ ├─增强CT(评估肿瘤范围、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
    │ └─MRI+MRCP(明确胆管梗阻部位及肿瘤浸润深度)

    └─侵入性检查:
    ├─ERCP(取活检+支架置入)
    └─EUS-FNA(胰腺段/肝门部病变穿刺)

  2. 判断逻辑

    • 超声:若发现胆管扩张但无结石,需立即进行增强CT排除恶性肿瘤。
    • MRCP:胆管截断伴“鼠尾征”提示恶性狭窄,需联合动态增强MRI评估肝门部血管包裹。
    • CA19-9:水平>1000 U/mL时特异性达95%,但胆道感染或梗阻时可假性升高,需结合影像学。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肝功能指标

    • 总胆红素(TBIL)≥34.2 μmol/L:提示胆道梗阻,需区分肝细胞性/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占比>50%)。
    • ALP/GGT升高(ALP>125 U/L,GGT>55 U/L):反映胆汁淤积,水平与梗阻程度正相关。
  2. 肿瘤标志物

    • CA19-9≥37 U/mL:敏感性70%-80%,但特异性仅80%(受胆管炎、胰腺炎干扰)。
    • CEA≥5 μg/L:提示晚期肿瘤或转移,与预后负相关。
  3. 血液学指标

    • 血小板升高(≥450×10⁹/L):可能与肿瘤分泌IL-6相关,提示进展期疾病。
    • 低白蛋白血症(<35 g/L):反映营养不良或肝功能储备下降。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于病理学证据,结合梗阻性黄疸特征及影像学胆管截断表现。
  • 辅助检查策略:优先无创影像学(超声→MRI),CA19-9用于监测而非筛查。
  • 实验室异常需动态观察:胆红素骤升+CA19-9翻倍提示病情进展,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NCCN肝胆癌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WHO胆道肿瘤分类(第5版,2022)
《中华医学会胆管癌诊疗专家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