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Unspecified B-cell prolymphocytic leukaemia
编码2A82.1Z
关键词
索引词B-cell prolymphocytic leukaemia、未特指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未提及缓解 [possible translation]、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未提及缓解
缩写B-PLL、B细胞-PLL
别名未特指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未分类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NOS
未特指的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A82.1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外周血幼淋巴细胞比例:肿瘤性幼淋巴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5%(WHO诊断阈值)。
- 免疫表型特征:流式细胞术显示强表达B细胞标志物(CD19+、CD20+、CD22+、CD79a+),且CD5-、CD10-。
- 排除其他亚型:不符合伴TP53异常或其他特定遗传学亚型的诊断标准。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脾脏肿大:影像学证实脾脏长径>20cm(腹部超声/CT)。
- 血细胞减少:贫血(Hb<100g/L)或血小板减少(<100×10⁹/L)。
- 遗传学异常:检出复杂核型(如17p缺失、MYC重排、12号染色体三体)。
- 基因突变:TP53突变(阳性率50-60%)或NOTCH1/SF3B1突变。
-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必须条件"三项即可确诊。
- 若免疫表型不典型(如CD5弱阳性),需额外满足:
- 遗传学检测显示B-PLL特征性异常(如MYC重排)。
- 骨髓活检显示弥漫性幼淋巴细胞浸润(>30%)。
二、辅助检查
-
血液学检查:
- 外周血涂片:
- 判断逻辑:幼淋巴细胞形态(中等大小、明显核仁)占比>55%是诊断核心,需与CLL/SLL的成熟淋巴细胞鉴别。
- 骨髓穿刺与活检:
- 判断逻辑:评估肿瘤负荷及正常造血受抑程度,弥漫性浸润>30%支持诊断。
- 外周血涂片:
-
免疫分型检查:
- 流式细胞术:
- 判断逻辑:CD5-/CD10-表型可排除CLL和滤泡性淋巴瘤,CD20强表达区别于毛细胞白血病。
- 流式细胞术:
-
遗传学检查:
- FISH检测:
- 判断逻辑:MYC重排(8q24)或17p缺失提示侵袭性,需与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鉴别。
- 基因测序:
- 判断逻辑:TP53突变预示化疗耐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 FISH检测: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CT:
- 判断逻辑:脾脏显著肿大(长径>20cm)是特征性表现,淋巴结无肿大可排除淋巴瘤播散。
- 腹部CT: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外周血白细胞 | >100×10⁹/L | 提示肿瘤高负荷,需紧急降细胞治疗预防白细胞淤滞 |
幼淋巴细胞比例 | ≥55% | 确诊核心指标,低于此值需排除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 |
血红蛋白 | <100 g/L | 反映骨髓浸润导致造血衰竭,需输血支持 |
血小板 | <100×10⁹/L | 出血风险增加,警惕DIC |
LDH | >500 U/L | 提示肿瘤溶解或侵袭性强,需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
TP53突变 | 阳性 | 预示传统化疗耐药,优先选择BCR抑制剂或Venetoclax |
MYC重排 | 阳性 | 提示高侵袭性,需强化疗方案 |
β2微球蛋白 | >3.5 mg/L | 反映肿瘤负荷,>5 mg/L提示预后不良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外周血幼淋巴细胞比例≥55%+典型免疫表型(CD5-/CD10-),需排除其他B细胞肿瘤亚型。
- 辅助检查以遗传学(TP53/MYC)和影像学(脾脏肿大)为关键鉴别点。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动态监测:白细胞>100×10⁹/L需紧急干预,TP53突变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5th ed.)
- NCCN Guidelines® for B-Cell Lymphomas (2025)
- Swerdlow SH, et al. Blood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