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Precursor T-lymphoblastic neoplasms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2A71

关键词

索引词Precursor T-lymphoblastic neoplasms、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前体T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肿瘤
缩写T-ALL、T-LL
别名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瘤、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组织病理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细胞白血病,NOS
--T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超二倍体
--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NOS
--淋巴性白血病,NOS
--早期t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大颗粒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低二倍体
--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伴iAMP21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OS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9;22)(q34;q11.2); BCR-ABL1
--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CR-ABL1-样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2;21)(p13;q22); TEL-AML1 (ETV6-RUNX1)
--淋巴样白血病,NOS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 E2A-PBX1 (TCF3-PBX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HTLV-1阳性)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NOS
--亚急性淋巴样白血病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t(5;14)(q31;q32); IL3-IGH
--NK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前体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v;11q23);MLL基因重排
--非白血性淋巴样白血病
临床表现
--慢性癌痛

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理学特征

临床与医学定义

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Precursor T-lymphoblastic neoplasms)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属于T细胞系。其主要特点是淋巴结结构破坏,由小到中等大小的母细胞弥漫性增生组成。这些肿瘤细胞形态一致,排列紧密但彼此不粘附,核分裂象多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依据骨髓淋巴母细胞比例是否≥20%分为T-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T-LBL(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此外,还单独列出了早期T前体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进一步细化了诊断标准。


病因学特征

前体T淋巴母细胞肿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涉及多种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因素:

  • 遗传突变:包括染色体易位、基因重排等,如NOTCH1、FBXW7、PHF6等基因的突变。
  •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免疫功能异常: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亦可能是促进因素之一。

病理机制

  1. 细胞起源与分化阶段:起源于胸腺内的前体T细胞,在不同分化阶段发生恶变,导致成熟障碍,形成大量未成熟的T淋巴母细胞。
  2. 组织学特点

    • 浸润模式: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至骨髓、纵隔、肝脏、脾脏及其他淋巴结外器官。
    • 细胞形态:典型的T淋巴母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少而淡蓝,核大且深染,核仁明显。
    • 免疫表型:表达CD3(胞浆型)、CD7、CD5及TdT,部分病例表达CD1a;通常缺乏CD4和CD8的共表达。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全身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 局部症状:纵隔肿块可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肝脾肿大则表现为腹痛、腹胀。
    • 血液系统受累:当肿瘤侵犯骨髓时,会出现贫血、出血倾向以及容易感染的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极少数病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参考文献:《WHO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16版)、《Fields Virology》(关于病毒感染与T细胞淋巴瘤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