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皮肤黑色素瘤Other specified Melanoma of skin

更新时间:2025-06-18 11:57:51
编码2C30.Y

关键词

索引词Melanoma of skin、其他特指的皮肤黑色素瘤、原发性痣样黑色素瘤、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痣样黑色素瘤、小细胞黑色素瘤、起源于黑素细胞痣的黑色素瘤,原发性、起源于巨大先天性黑素细胞痣的黑色素瘤、恶性蓝痣、原发性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亲神经性恶性黑色素瘤、未特指部位的痣癌变、未特指部位的黑痣癌变、未特指部位的上皮样细胞黑肉瘤、痣交界处交界性恶性黑色素瘤,未特指部位、未特指部位的雀斑状恶性黑素瘤、未特指部位的恶性痣、未特指部位的癌变痣、未特指部位的癌痣、未特指部位的成黑素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黑素癌、未特指部位的黑素上皮癌、未特指部位的黑色素肉瘤、黑变病中的癌前恶性黑色素瘤,未特指部位
缩写恶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别名皮肤黑色素瘤、皮肤恶性黑色素肿瘤

其他特指的皮肤黑色素瘤(2C30.Y)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皮肤病变快速演变
    • 原有痣或色素斑在数月至1年内出现大小、形状或颜色的显著改变(常见,发生率约60%-80%)。
    • 患者主诉新发色素性皮损(高,70%-90%)。
  2. 瘙痒或疼痛
    • 约20%-30%患者报告病变区域出现持续性瘙痒或刺痛(较少见,与溃疡或炎症相关)。
  3. 出血或溃疡
    • 表面破溃伴渗血或结痂(低,10%-20%,提示侵袭性生长)。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ABCDE法则阳性特征
    • 不对称性(Asymmetry):皮损形态不规则(高,80%-90%)。
    • 边界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呈锯齿状或地图样(常见,70%-85%)。
    • 颜色不均(Color variegation):混合棕、黑、红、白等多种颜色(高,60%-80%)。
    • 直径>6mm(Diameter)(常见,50%-70%)。
  2. 特殊亚型特征
    • 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粉红色结节伴快速生长(特异性表现,罕见<5%)。
    • 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坚硬无色素斑块,多见于头颈部(低,10%-15%)。
    • 亲神经性黑色素瘤:沿神经分布的条索状硬结(罕见,<5%)。

转移相关体征

  1. 区域淋巴结肿大(晚期病例,发生率约15%-25%)。
  2. 远处转移表现
    • 肝转移致黄疸(5%-10%);
    • 肺转移致呼吸困难(5%-10%);
    • 脑转移致神经功能障碍(3%-8%)。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组织病理学诊断
    • 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S100、HMB-45、Melan-A等(敏感性>95%)。
    • BRAF V600E突变检测(阳性率约50%)。
  2. 影像学评估
    • 超声/CT/MRI:用于检测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转移检出率约20%-30%)。
    • PET-CT:全身代谢活性评估(敏感度80%-90%)。

:临床表现因组织学亚型而异。原发性痣样黑色素瘤多表现为原有痣快速增大伴颜色加深;恶性蓝痣则呈深蓝色结节。早期诊断依赖皮肤镜(dermoscopy)评估,其敏感性可达80%-90%(参考文献:国际皮肤镜协会指南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