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睾丸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tes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07:41
编码2C80.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testis、其他特指的睾丸恶性肿瘤、睾丸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精母细胞瘤 [possible translation]、未特指部位的精母细胞瘤、内胚层窦瘤,未特指部位的,男性、内胚层窦瘤、男性未特指部位睾丸间质细胞癌、男性未特指部位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男性未特指部位恶性Leydig细胞瘤、男性未特指部位Leydig细胞癌、未特指部位的男性恶性雄性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恶性无角母细胞瘤,男性、未特指部位的睾丸母细胞瘤、男性未特指部位支持细胞癌、卵巢多泡状卵黄瘤,男性
缩写睾丸癌、睾丸恶性瘤
别名睾丸恶性肿瘤、睾丸恶性肿物、睾丸癌肿、睾丸癌症

其他特指的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或睾丸活检获取标本,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特定亚型(如精母细胞瘤、卵黄囊瘤、恶性Leydig/Sertoli细胞肿瘤等),符合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标准(2022版)。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1. 病理学确诊
    • 组织学证据显示特定亚型的恶性肿瘤细胞(如精母细胞瘤的三种细胞类型、卵黄囊瘤的Schiller-Duval小体)。
  2. 部位特异性
    • 肿瘤原发于睾丸组织,经影像学排除其他器官原发肿瘤转移。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1. 典型临床表现
    • 睾丸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表面不规则)伴进行性增大(见于80%-90%病例)。
    •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相关内分泌症状:男性乳房发育(Leydig细胞瘤)、性早熟(见于30%-40%)。
  2.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睾丸内低回声肿块伴异常血流信号(敏感度>90%)。
    • CT/MRI证实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转移阈值:淋巴结短径>1cm)。
  3. 肿瘤标志物
    • 卵黄囊瘤:AFP>10 ng/mL(正常<7 ng/mL)。
    • 绒毛膜癌成分:β-hCG>5 mIU/mL(正常<5 mIU/mL)。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阴囊超声) A --> C(血清肿瘤标志物) B --> D[阳性/可疑] D --> E(腹部/盆腔CT/MRI) E --> F[转移评估] F --> G(胸部CT/骨扫描) C --> H[标志物升高] H --> I(病理活检) I --> J[确诊亚型]

判断逻辑

  1. 阴囊超声
    • 阳性判断:睾丸内实性低回声肿块,血流丰富(敏感度95%),需与睾丸炎鉴别(后者呈弥漫性血流增加)。
  2. CT/MRI
    •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短径>1cm或成簇分布(特异性85%),需与淋巴瘤鉴别(后者常伴多区域淋巴结肿大)。
  3. 病理活检
    • 精母细胞瘤:需识别三种细胞类型(小淋巴细胞样、中等大小、巨细胞);
    • 卵黄囊瘤:需观察Schiller-Duval小体(病理特异性>90%)。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AFP >10 ng/mL 提示卵黄囊瘤成分(阳性率>95%),需排查肝病(肝硬化AFP<200 ng/mL)
β-hCG >5 mIU/mL 见于含绒毛膜癌成分的混合瘤(阳性率30%),或Leydig细胞瘤(<10%)
LDH >300 U/L 非特异性肿瘤负荷标志(晚期升高率80%),需结合影像学评估
睾酮/雌激素 睾酮↓或雌激素↑ Leydig/Sertoli细胞瘤内分泌紊乱特征(见于40%病例),需排除垂体疾病
血常规 Hb<110 g/L 晚期贫血提示肿瘤消耗或骨髓转移(发生率15%-20%)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组织病理学(金标准),结合超声初筛和CT/MRI分期。
  • 关键鉴别:AFP/β-hCG用于区分生殖细胞与非生殖细胞来源肿瘤。
  • 治疗提示:AFP升高首选含铂化疗方案;性索/间质肿瘤以手术为主。

参考文献

  • 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2022版)》
  • NCCN睾丸癌临床实践指南(2025)
  • 《Campbell-Walsh Urology》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