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消化器官的原位癌Other specified Carcinoma in situ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digestive organs
编码2E61.Y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 in situ of other or unspecified digestive organs、其他特指消化器官的原位癌、小肠原位癌、小肠上皮内原位癌、小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肠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十二指肠原位癌、十二指肠上皮内瘤变(重度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十二指肠上皮内原位癌、十二指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十二指肠高级别不典型增生、肠道其他或未特指部位的原位癌、肠道原位癌、肠原位癌、回肠原位癌、空肠原位癌、Meckel憩室原位癌、梅克尔憩室原位癌、阑尾原位癌、阑尾上皮内原位癌、阑尾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阑尾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大肠原位癌、大肠原位癌NOS、大肠上皮内原位癌、大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高级别不典型增生、肝原位癌、肝内胆管上皮内瘤变3级、肝导管内乳头状瘤变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肝黏液性囊性肿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胰腺原位癌、胰体原位癌、胰头原位癌、胰管原位癌、重度胰管发育不良、胰尾原位癌
缩写消化器官原位癌、消化系统原位癌
别名消化道早期癌、消化器官非侵袭性癌、消化道粘膜内癌
其他特指消化器官原位癌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活检或切除标本显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癌细胞严格局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完整无穿透(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内镜定位证据:
- 病变明确位于非胃/食管/结肠的消化器官(如小肠、胰腺、阑尾等),经内镜精确定位。
- 无浸润证据:
- 影像学(CT/MRI/EUS)及病理均证实无黏膜下层浸润、脉管侵犯或远处转移。
- 内镜定位证据: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关联:
- 患者存在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或慢性炎症病史(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内镜特征:
- 黏膜表面微结构异常(Kudo分型≥III型)或染色内镜见明确边界(巴黎分型0-II型)。
- 高危因素关联:
二、辅助检查
-
内镜检查系统:
mermaid graph TD A[内镜初筛] --> B[白光内镜] A --> C[染色内镜/电子染色] B --> D[可疑病灶定位] C --> E[微结构评估] D --> F[靶向活检] E --> F F --> G[病理诊断]- 判断逻辑:
- 白光内镜初筛黏膜异常(粗糙/隆起/褪色)→ 电子染色(NBI/BLI)评估微血管和腺管结构(JNET分型)→ 靶向活检确诊。
- 判断逻辑:
-
影像学分层评估:
mermaid graph LR H[排除浸润] --> I[超声内镜 EUS] H --> J[增强CT/MRI] I --> K[评估黏膜下层完整性] J --> L[排除淋巴结转移]- 判断逻辑:
- EUS确认黏膜下层无中断(Tis期特征)→ CT/MRI排除远处转移(M0)。
- 判断逻辑:
-
分子检测:
- MSI/基因检测:
- 对林奇综合征高危患者检测错配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表达。
- MSI/基因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肿瘤标志物:
- CEA/CA19-9正常:原位癌阶段极少升高(>95%正常),异常需警惕浸润可能。
- 异常处理:若升高需重复影像学评估浸润风险。
-
血液常规:
- 血红蛋白降低:提示隐匿性出血(便潜血阳性者需内镜复查)。
-
炎症指标:
- CRP/ESR升高:可能反映慢性炎症背景(如胰腺炎),需强化监测。
-
便潜血试验:
- 阳性意义:虽非特异性,但需结合内镜排除进展性病变。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病理证实HGIN+基底膜完整,辅以内镜精确定位及影像学排除浸润。
- 检查优先级:
- 内镜(白光→染色→活检)
- EUS评估黏膜下层
- CT/MRI分期
- 实验室价值:肿瘤标志物正常可支持原位癌诊断,异常需启动再分期。
- 治疗关键:内镜下切除(ESD/EMR)可实现根治,5年生存率>98%。
参考文献:
-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2019版)
-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8版)
- NCCN消化道肿瘤筛查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