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的Other specified B-cell lymphoma, mixed features
编码2A86.Y
关键词
索引词B-cell lymphoma, mixed features、其他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的
缩写B-CLL、B-CLL-with-mixed-features
别名混合型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B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伴混合特征
其他特指的B细胞淋巴瘤,混合特征(2A86.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 淋巴结或受累组织活检显示混合性B细胞淋巴瘤特征(如同时存在大细胞和小细胞成分)。
- 免疫组化证实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志物(CD20+/CD79a+),且显示混合免疫表型(如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标记共存)。
- 分子遗传学检测:
- FISH或PCR检出≥2种B细胞淋巴瘤相关遗传异常(如BCL2、BCL6、MYC重排共存)。
-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
支持条件(临床与生物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2 cm,质地硬韧)。
- B症状:发热(≥38℃)、盗汗、6个月内体重下降>10%。
- 影像学特征:
- PET-CT显示多部位高代谢病灶(SUVmax≥10)。
- 实验室阈值:
- LDH>480 U/L(正常上限1.5倍);β2微球蛋白>3.5 mg/L。
- 典型临床表现:
-
排除标准:
- 不符合单一亚型诊断(如纯粹的DLBCL、伯基特淋巴瘤等)。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初筛检查] A --> C[确诊检查] A --> D[分期与预后评估] B --> B1[体格检查] B --> B2[血常规+LDH+β2微球蛋白] B --> B3[外周血涂片] C --> C1[淋巴结/组织活检] C1 --> C1a[组织病理学] C1 --> C1b[免疫组化] C1 --> C1c[分子检测-FISH/PCR] D --> D1[全身影像学] D1 --> D1a[CT/MRI] D1 --> D1b[PET-CT] D --> D2[骨髓穿刺与活检] D --> D3[脑脊液检查]
判断逻辑:
- 初筛检查:
- 血常规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提示骨髓浸润;LDH升高反映肿瘤负荷。
- 确诊检查:
- 活检:组织病理学确定混合细胞形态(如大细胞与小细胞比例>30%)。
- 免疫组化:CD20+确认B细胞起源;Ki-67>50%提示高侵袭性;混合表型(如CD10+/MUM1+)支持诊断。
- 分子检测:FISH检出MYC+BCL2/BCL6重排("双重/三重打击"淋巴瘤)直接确诊。
- 分期检查:
- PET-CT高代谢病灶(SUVmax≥15)提示晚期;骨髓浸润>5%定义为IV期。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贫血(Hb<110 g/L):骨髓浸润或慢性病性贫血,需评估骨髓活检。
- 血小板减少(PLT<150×10⁹/L):提示骨髓受累或自身免疫破坏。
-
LDH升高(>480 U/L):
- 反映肿瘤增殖活性和负荷,>600 U/L提示高侵袭性(IPI评分高危)。
-
β2微球蛋白升高(>3.5 mg/L):
- 与肿瘤负荷和肾功能相关,>5.5 mg/L是独立不良预后因子。
-
脑脊液检查:
- 淋巴瘤细胞阳性:需鞘内化疗预防中枢侵犯。
-
分子检测异常:
- MYC重排阳性:侵袭性倍增,生存期缩短30%-50%。
- TP53突变:化疗耐药标志,需调整强化方案。
总结
- 确诊核心:病理+免疫组化+分子检测证实混合性B细胞特征。
- 检查分层:初筛→确诊→分期,PET-CT和骨髓评估不可省略。
- 关键异常值:LDH>480 U/L、β2微球蛋白>3.5 mg/L、MYC重排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vised 4th Edition, 2017)
-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Cell Lymphomas (2023)
- Swerdlow SH et al. Blood 2016;127(20):2375-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