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cute myeloid leukaemia with recurrent genetic abnormalities
编码2A60.0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myeloid leukaemia with recurrent genetic abnormalities、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q22;q22),RUNX1-RUNX1T1、急性髓系白血病伴inv(16)(p13.1q22) 或 t(16;16)(p13.1;q22),CBFB-MYH1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 t(15;17)(q24.1;q21.1),PML-RARA、AP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未提及缓解、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9;11)(p22;q23);MLLT3-MLL、急性髓系白血病伴11q23异常,未提及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11q23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伴MLL基因变异、急性髓系白血病伴11q23异常,完全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伴 t(6;9)(p23;q34);DEK-NUP214、急性髓系白血病伴inv(3)(q21q26.2) 或 t(3;3)(q21;q26.2);RPN1-EVI1、急性髓系白血病(巨核细胞)t(1;22)(p13;q13);RBM15-MKL1、急性髓系白血病伴NPM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伴CEBPA基因突变、伴有异常骨髓嗜酸性粒细胞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伴t(8;21)(q22;q22)易位
缩写AML-wRA
别名AM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cute-Myeloid-Leukemia-with-Recurrent-Genetic-Abnormalities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组织病理
--
非典型慢性髓样白血病,BCR/ABL阴性--
RUNX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单核母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不伴成熟--
急性嗜碱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异常--
非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费城染色体(Ph1)阴性--
非白血性髓样白血病--
与治疗有关的急性髓样白血病,与烷化剂有关--
急性髓样白血病,t(8;21)(q22;q22)--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t(6;9)(p23;q34); DEK-NUP214--
伴有BCR-ABL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t(15;17)(q22;q11-12)--
嗜酸细胞白血病--
非白血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NPM1基因突变--
急性全骨髓增殖症伴骨髓纤维化--
慢性髓样白血病,NOS--
单核细胞白血病,NOS--
亚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亚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CEBPA双等位基因突变--
急性髓样白血病,微分化型--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
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阳性--
急性髓样白血病,11q23异常--
髓样白血病,NOS--
急性红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脊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急性髓样白血病(巨核细胞)伴t(1;22)(p13;q13); RBM15-MKL1--
急性髓样白血病伴有 inv(3)(q21;q26.2) 或t(3.3)(q21;q26.2); RPN1-EVI1--
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样白血病,NOS--
髓系肉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
与治疗有关的急性髓样白血病,与表鬼臼毒素有关临床表现
--
慢性癌痛严重度
--
C 区域性疾病--
A 缓解/病愈--
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
局部局限期XS67
局部晚期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是指一组在细胞遗传学上存在特定染色体易位或基因融合的AML亚型。这些特定的遗传学改变直接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导致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并对诊断、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该类目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 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
- AML伴inv(16)(p13.1q22) 或 t(16;16)(p13.1;q22),CBFB-MYH1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伴 t(15;17)(q24.1;q21.1),PML-RARA
- AML伴t(9;11)(p22;q23),MLLT3-MLL(KMT2A)
- AML伴11q23异常,涉及KMT2A(原MLL基因)重排
- AML伴t(6;9)(p23;q34),DEK-NUP214
- AML伴inv(3)(q21q26.2) 或 t(3;3)(q21;q26.2),RPN1-EVI1
- AML(巨核细胞)伴t(1;22)(p13;q13),RBM15-MKL1
- AML伴NPM1基因突变
- AML伴CEBPA双等位基因突变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
- 重现性染色体重排(如t(8;21)、inv(16))或基因突变(如NPM1、CEBPA)导致融合蛋白或功能异常蛋白,直接破坏造血分化调控,是AML发病的核心机制。
-
环境暴露:
- 电离辐射(如放疗史)、苯及其衍生物暴露、细胞毒药物治疗史(烷化剂、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是明确的继发性AML危险因素。
-
免疫系统异常:
- 免疫监视功能缺陷可能增加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的累积风险,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其他因素:
- 高龄、吸烟、骨髓增殖性肿瘤病史与AML风险相关,但未发现病毒感染的直接致病证据。
病理机制
-
分化阻滞与异常增殖:
- 遗传学异常通过干扰转录调控(如RUNX1、CBFβ复合物)或表观遗传修饰(如MLL重排),阻断髓系细胞分化并驱动原始细胞克隆性增殖。
-
凋亡抵抗:
- 融合蛋白(如PML-RARA)通过抑制凋亡通路(如阻断p53信号)延长白血病细胞生存期。
-
骨髓微环境重塑:
- 白血病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如FLT3激活突变)和黏附分子表达改变,劫持正常造血微环境以支持自身增殖。
参考文献:国际血液学权威期刊(如Blood, Leukemia)及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