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柱终板缺损Unspecified Spinal endplate defects
编码FA85.Z
关键词
索引词Spinal endplate defects、未特指的脊柱终板缺损、脊柱终板缺损、椎体终板缺损
缩写终板缺损
别名脊柱终板损害、椎体终板破坏、脊椎终板破坏
未特指的脊柱终板缺损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MRI 或 CT 显示明确的终板结构异常(轮廓中断、骨质缺损、硬化或囊变)。
- 存在 Schmorl 结节(终板下骨髓内类圆形边界清晰的信号异常区)。
- 典型临床症状:
- 慢性背痛/腰痛(活动加重,休息缓解)。
- 局部椎体区域压痛(70%-85%病例)。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功能受限:
- 弯腰困难或久坐后僵硬(40%-60%)。
- 影像学补充表现:
- X线显示终板轮廓不规则或局部骨质硬化(50%-70%)。
- 椎间隙高度正常或轻度减少(40%-60%)。
- 继发神经症状:
- 下肢麻木/无力感(需合并神经根压迫,20%-40%)。
- 功能受限: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全部满足。
- 高度疑似:
- 典型症状 + ≥2项支持条件 + 排除其他脊柱疾病(感染/肿瘤/骨折)。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核心层级):
mermaid graph TD A[影像学检查] --> B[MRI] A --> C[CT扫描] A --> D[X线] B --> E[T1低信号/T2高信号] B --> F[结构中断] B --> G[Schmorl结节] C --> H[骨质缺损/硬化] D --> I[终板轮廓异常]- MRI(首选):
- 判断逻辑:T1低信号/T2高信号提示骨髓水肿或炎症;结构中断或Schmorl结节直接证实缺损。阴性结果可排除终板病变。
- CT扫描:
- 判断逻辑:高分辨率显示骨性缺损细节,优于MRI评估骨质硬化/囊变。与MRI互补,尤其当MRI禁忌时。
- X线(初筛):
- 判断逻辑:发现终板轮廓异常或椎间隙变化时,需进一步MRI/CT确认。
- MRI(首选):
-
实验室检查(排除层级):
- CRP/ESR检测:
- 判断逻辑:升高(CRP>10 mg/L, ESR>20 mm/h)提示合并感染/炎症,需强化抗炎治疗。正常值支持单纯机械性缺损。
- CRP/ESR检测:
-
电生理检查(神经评估层级):
- EMG/NCV:
- 判断逻辑:仅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启用,异常结果(传导延迟)证实神经根压迫,指导手术决策。
- EMG/NCV: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 mg/L):
- 意义:提示终板区域活动性炎症或合并感染(如椎间盘炎),需行增强MRI排查脓肿。
- ESR升高(>20 mm/h):
- 意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持续升高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 CRP升高(>10 mg/L):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仅见于合并细菌感染病例(<10%),需立即抗生素治疗。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钙磷代谢指标:
- 血钙降低(<2.1 mmol/L)或碱性磷酸酶升高(>130 U/L):
- 意义:提示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为诱因,需补充维生素D/钙剂。
- 血钙降低(<2.1 mmol/L)或碱性磷酸酶升高(>130 U/L):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MRI/CT的结构缺损证据 + 典型机械性腰痛。
- 检查策略:
- 首选MRI评估终板完整性;
- 实验室检查仅用于排除感染/代谢病;
- 电生理检查限定于神经根病变评估。
- 关键鉴别:需排除Modic改变(骨髓退变)、椎间盘突出、脊柱肿瘤。
参考文献:
- 《终板结构改变的命名和病因》
- 《终板病损的分类与命名》
- 《不要仅仅关注椎间盘 - 终板损伤》
- 《椎体终板及其临床相关问题》
- 《椎体终板发育异常》
- 《终板炎---一种经常被忽视的疼痛原因》
注:所有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单纯影像学异常而无症状者不视为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