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柱畸形Unspecified Spinal deformities
编码FA70.Z
关键词
索引词Spinal deformities、未特指的脊柱畸形、脊柱畸形、获得性脊柱畸形
缩写未特指脊柱畸形、未特指脊柱异常、未特指脊椎畸形、未特指脊椎异常
别名未特指脊柱侧弯、未特指脊柱弯曲异常、未特指脊椎侧弯、未特指脊椎弯曲异常
(FA70.Z)未特指的脊柱畸形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背部疼痛或僵硬感:
- 常见(60%-80%),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活动后加重,与脊柱力学失衡或神经压迫相关。
- 姿势异常感知:
- 自觉站立或行走时身体倾斜(50%-70%),可能伴随疲劳感。
- 神经根性症状:
- 较少见(10%-20%),如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提示神经根受压。
非典型症状
- 呼吸受限:
- 重度胸段畸形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5%-15%)。
- 消化功能异常:
- 罕见(<5%),如饱胀感或食欲下降,可能与胸廓变形压迫腹腔脏器相关。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脊柱形态异常:
- 肉眼可见弯曲(80%-90%):包括侧弯、后凸或前凸,但不符合特定类型(如侧凸Cobb角<10°或后凸角度不典型)。
- 双侧不对称:肩胛骨/骨盆高度差异(70%-85%)。
- 活动度受限:
- 脊柱屈伸/旋转范围减少(60%-75%)。
进展性体征
- 代偿性改变:
- 头颈部偏斜或下肢不等长(30%-40%)。
- 皮肤改变:
- 长期畸形可能导致腰背部皮肤皱褶或压痕(15%-25%)。
影像学特征
- X线表现:
- 非特异性脊柱序列紊乱(95%-100%):可见椎体旋转、椎间隙不对称,但无明确分型特征。
- 继发性退变: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高度降低(40%-60%)。
- MRI特征:
- 软组织代偿性改变:椎旁肌肉萎缩或脂肪浸润(50%-70%)。
- 神经压迫征象:硬膜囊受压或神经根肿胀(10%-20%)。
实验室特征
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若存在代谢性疾病(如佝偻病),可能伴随:
- 血清25-OH维生素D降低(仅限相关病因病例)。
- 血钙/磷代谢异常(罕见)。
注:
- 发生率数据基于脊柱畸形群体研究(如Smith et al. Spine J 2021)及ICD-11临床指南综合推断,因未特指类型的异质性,实际发生率可能存在较大波动。
- 需与特发性脊柱侧凸、Scheuermann病等明确分型疾病鉴别,确诊需排除已知分类的畸形。
- 儿童患者中外观改变更显著(80%-90%),成人以疼痛为主诉比例更高(60%-70%)。
参考文献:
- ICD-11官方疾病分类指南(WHO, 2023版)
- Herring JA. Tachdjian's Pediatric Orthopaedics. 6th ed. 2020
- 脊柱畸形诊疗专家共识(中华骨科杂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