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骨坏死Unspecified Osteonec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2:00:29
编码FB81.Z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necrosis、未特指的骨坏死、骨坏死、坏死骨、特发性骨坏死、无菌性骨坏死、骨坏死NOS、无菌性骨坏死,部位未特指、无菌性或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骨坏死
缩写未特指骨坏死
别名骨梗死、骨缺血性坏死

(FB81.Z)未特指的骨坏死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渐进性关节疼痛
    • 初始表现为负重时钝痛(如行走、站立),随病程进展可发展为持续性静息痛(高,70%-90%)。
    • 疼痛部位与受累骨骼相关,股骨头坏死典型表现为腹股沟区放射痛(80%-85%)。
  2. 活动受限
    • 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尤以内旋、外展受限显著(髋关节受累时达60%-75%)。
    • 晚期可出现跛行步态(30%-50%)。

非典型症状

  1. 夜间痛
    • 非负重状态下仍存在深部疼痛(20%-35%)。
  2. 牵涉痛
    • 膝关节内侧放射性疼痛(股骨头坏死时约10%-1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关节压痛
    • 深压痛阳性率高达80%-90%(髋关节叩击试验阳性)。
  2. 活动度下降
    • "4"字试验阳性(髋关节病变时70%-85%)。
    • 被动活动时关节僵硬伴疼痛(60%-75%)。

晚期体征

  1. 肌肉萎缩
    • 患肢周径较健侧减少2cm以上(病程>6个月者40%-60%)。
  2. 肢体短缩
    • 股骨头塌陷导致下肢短缩1-3cm(晚期病例15%-25%)。

影像学特征

  1. X线表现
    • 早期:骨小梁模糊或局灶性密度增高(检出率约30%-50%)。
    • 进展期:新月征(软骨下透亮带)、股骨头塌陷(特异性80%-90%)。
  2. MRI特征
    • T1加权像低信号带("双线征"),敏感性95%-98%。
    • 骨髓水肿范围与疼痛程度正相关(70%-85%)。
  3. 骨扫描
    • 放射性核素摄取增加("炸面圈"样表现,特异性60%-70%)。

实验室特征

该疾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需排除其他病因:

  1. 炎性指标
    • CRP/ESR通常正常(与感染性坏死鉴别点)。
  2. 代谢指标
    • 血脂异常(约40%-50%患者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
    • 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下(20%-30%非创伤性病例)。

注: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期密切相关(ARCO分期系统)。早期(Ⅰ-Ⅱ期)以隐匿性疼痛为主,影像学改变轻微;晚期(Ⅲ-Ⅳ期)出现结构性破坏,保守治疗效果有限。约30%-40%双侧受累病例存在3年内对侧进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