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骨坏死Other specified Osteonecros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11:04
编码FB81.Y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necrosis、其他特指的骨坏死、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多部位、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肩部区域、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肩锁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锁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肩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肩胛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胸锁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上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肘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肱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前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桡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尺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腕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手、其他继发性骨坏死,手指、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腕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掌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骨盆区或大腿、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股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髋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骨盆、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骶髂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小腿、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腓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胫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膝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踝或足、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踝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跖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其他足关节、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跗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足趾、其他继发性骨坏死,头、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颈、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肋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颅骨、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躯干、其他继发性骨坏死,脊柱、缺血性脊柱坏死、缺血性椎骨坏死、椎骨坏死、坏死性脊柱、坏死性椎体、脊柱坏死、椎体坏死
缩写骨坏死
别名骨头坏死、骨骼坏死

其他特指的骨坏死(FB8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骨活检显示典型骨坏死三联征:骨细胞陷窝空虚率≥50%,骨髓脂肪坏死,修复区纤维组织增生。
    • 影像学确诊证据
      • MRI显示双线征(T2加权像低信号带+内侧高信号带)伴骨髓水肿(STIR序列高信号)。
  2.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因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负重关节(髋/膝)机械性疼痛(活动后加重≥VAS 4分)
      • 静息痛或夜间痛(≥3次/周)
      • 关节活动度下降(髋屈曲<90°或膝屈曲<110°)
    • 特殊病因证据
      • 自身免疫病活动期(如SLE SLEDAI评分≥6)
      • 暴露史(放射剂量>30Gy/镉血浓度>5μg/L)
      • 凝血功能异常(蛋白C活性<60%/抗凝血酶III<7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影像金标准,需同时满足:
      • 2项典型临床表现 + 1项特殊病因证据
      • 排除创伤性/酒精性/激素性骨坏死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X线]
B --> B2[MRI]
B --> B3[CT]
B --> B4[骨扫描]

C --> C1[炎症标志物]
C --> C2[凝血功能]
C --> C3[自身抗体]
C --> C4[毒物筛查]

D --> D1[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2[步态分析]

判断逻辑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早期阴性,晚期特异性95%):
      • 新月征/塌陷征→晚期坏死
    • MRI(金标准,敏感性90%):
      • 双线征+骨髓水肿→早期坏死
    • 骨扫描(特异性80%):
      • 冷区周围热区→坏死修复交界区
  2. 实验室检查

    • CRP/ESR升高: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排除感染)
    • 抗核抗体阳性:指向自身免疫性病因
    • 蛋白C活性降低:提示血栓性病因
  3. 功能评估

    • 关节活动度减少20%:需警惕软骨下骨折
    • Trendelenburg步态:提示髋关节负重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CRP >10 mg/L 提示骨坏死活动期或继发感染
ESR >30 mm/h 反映炎症程度,持续升高需排查感染或风湿活动
蛋白C活性 <60% 血栓形成风险增加,需抗凝治疗
抗核抗体 滴度≥1:160 提示自身免疫病相关骨坏死,需完善抗dsDNA等检测
血镉浓度 >5 μg/L 毒性骨坏死标志,需螯合剂治疗
25-OH维生素D <20 ng/mL 骨代谢障碍加重因素,需补充治疗
碱性磷酸酶 >150 U/L(成人) 提示骨修复活跃,但需排除Paget病

处理建议

  • CRP/ESR持续升高→加用NSAIDs抗炎
  • 凝血异常→启动低分子肝素抗凝
  • 自身抗体阳性→风湿科会诊调整免疫方案
  • 毒物超标→脱离暴露源+驱毒治疗

四、总结

  • 确诊核心:MRI双线征或骨活检坏死证据
  • 病因溯源:重点筛查凝血功能/自身抗体/毒物暴露
  • 监测关键:CRP/ESR+关节功能评估,预防塌陷进展

参考文献

  1. 《骨坏死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
  2. AAO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3. ICD-11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Chapter (WHO)
  4. 《放射相关性骨坏死诊断标准》(国际辐射防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