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肌肉缺血性梗死Other specified Ischaemic infarction of muscle
编码FB32.2Y
关键词
索引词Ischaemic infarction of muscle、其他特指的肌肉缺血性梗死、肌肉缺血性梗死,多部位、肌肉缺血性梗死,肩部、肌肉缺血性梗死,肩锁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肩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胸锁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上臂、肌肉缺血性梗死,肱、肌肉缺血性梗死,肘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前臂、肌肉缺血性梗死,腕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手、肌肉缺血性梗死,掌、肌肉缺血性梗死,指、肌肉缺血性梗死,腕、肌肉缺血性梗死,骨盆区或大腿、肌肉缺血性梗死,臀部、肌肉缺血性梗死,髋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小腿、肌肉缺血性梗死,膝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踝或足、肌肉缺血性梗死,跖、肌肉缺血性梗死,跗、肌肉缺血性梗死,趾、肌肉缺血性梗死,踝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其他足关节、肌肉缺血性梗死,头部、肌肉缺血性梗死,颈部、肌肉缺血性梗死,脊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非创伤性
缩写肌肉缺血性梗死、肌肉梗死、肌梗死
别名肌肉缺血性坏死、肌肉缺血坏死、肌肉缺血症、肌肉缺血性疾病、肌肉缺血性损伤
其他特指的肌肉缺血性梗死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MRI检查:显示受累肌肉T2加权像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水肿及坏死区。
-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显示肌纤维凝固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闭塞证据。
-
必须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突发性剧烈疼痛伴局部肿胀,触诊可及硬结,被动牵拉痛阳性。
- 影像学证据:超声/CT/MRI显示局部肌肉血流中断或梗死灶(需排除创伤性病因)。
-
支持条件:
- 高危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或血管炎病史。
- 实验室指标:CK > 1000 U/L,LDH > 480 U/L(提示肌肉坏死)。
- 血管评估: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狭窄/闭塞。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金标准"中任意一项。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必须条件"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影像学检查 │
│ ├─ MRI(首选) │
│ ├─ 超声(血流评估) │
│ └─ CT血管造影(血管病变) │
├───────────────────────┤
│ 实验室检查 │
│ ├─ 肌酸激酶(CK) │
│ ├─ 乳酸脱氢酶(LDH) │
│ └─ C反应蛋白(CRP) │
├───────────────────────┤
│ 血管功能评估 │
│ ├─ 踝肱指数(ABI) │
│ └─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
└───────────────────────┘ -
判断逻辑:
- MRI:
- T1加权像低信号 + T2高信号 → 急性水肿期
- 脂肪抑制序列局灶性强化缺失 → 梗死核心区
- 超声:
- 动脉血流速度<50 cm/s + 阻力指数>0.9 → 高度提示血管狭窄
- CK/LDH比值:
- CK/LDH >5 → 特异性提示横纹肌溶解继发梗死
- MRI: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肌酸激酶(CK):
- >1000 U/L:提示急性肌肉坏死(敏感性85%)
- 持续升高>72小时:需警惕并发症(如肾损伤)
-
乳酸脱氢酶(LDH):
- >480 U/L:反映组织损伤范围(与梗死面积正相关)
-
C反应蛋白(CRP):
- >50 mg/L:提示合并感染或广泛炎症反应
-
D-二聚体:
- >500 μg/L:需排查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合并血管病变时)
处理建议:
- CK/LDH显著升高 → 立即完善MRI评估肌肉损伤程度
- CRP持续升高 → 加做血培养排除败血症
- D-二聚体异常 → 联合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四、总结
- 诊断核心:MRI是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首选,CK/LDH动态监测评估病情进展。
- 鉴别重点:需排除创伤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性肌炎等疾病。
- 干预窗口期:确诊后6小时内启动血管再通治疗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实施指南(WHO, 2023)
- 《非创伤性肌肉缺血性梗死诊疗共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2022)
- UpToDate临床顾问:肌肉梗死诊断流程
-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外周动脉疾病管理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