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性痛风Lead-induced gout

更新时间:2025-06-18 15:34:50
编码FA25.10

关键词

索引词Lead-induced gout、铅性痛风、铅中毒引起的痛风、铅继发性痛风、急性铅性痛风、急性铅性痛风,单关节、急性铅性痛风,多关节、慢性铅性痛风、慢性铅性痛风,单关节、慢性铅性痛风,多关节、铅性痛风,多部位、铅性痛风,肩部、铅性痛风,肩锁关节、铅性痛风,肩关节、铅性痛风,胸锁关节、铅性痛风,上臂、铅性痛风,肘关节、铅性痛风,前臂、铅性痛风,尺骨、铅性痛风,腕关节、铅性痛风,手、铅性痛风,腕、铅性痛风,指、铅性痛风,掌、铅性痛风,骨盆区或大腿、铅性痛风,髋关节、铅性痛风,小腿、铅性痛风,膝关节、铅性痛风,踝或足、铅性痛风,跖、铅性痛风,跗、铅性痛风,趾、铅性痛风,踝关节、铅性痛风,其他足关节、铅性痛风,头部、铅性痛风,颈部、铅性痛风,脊椎
同义词gout due to lead poisoning、gout secondary to lead、lead gout、saturnine gout

铅性痛风(FA25.10)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急性期表现

  1. 突发性单关节剧痛

    • 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50%-70%),其次为踝关节、膝关节(30%-50%)。
    • 疼痛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12小时内达峰,伴明显红肿热痛(高敏感性)。
    • 铅性痛风急性发作部位与普通痛风相似,但铅暴露患者下肢小关节受累更显著。
  2. 活动受限

    • 受累关节因肿胀和疼痛导致活动功能受限(80%-90%)。

慢性期表现

  1. 多关节受累
    • 长期未治疗者逐渐累及多关节(如腕、肘),出现持续性隐痛(30%-50%)。
  2. 痛风石形成
    • 皮下结节(耳廓、手指、肘部等)见于病程≥5年患者(20%-40%),可破溃并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铅中毒相关全身症状

  1. 非特异性症状
    • 乏力、食欲减退、腹痛(铅绞痛)(10%-20%,与铅暴露程度相关)。
    • 神经症状(如周围神经病变)较少直接关联痛风,但可能共存(5%-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关节相关体征

  1. 急性炎症体征
    • 关节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90%-95%急性发作期)。
  2. 慢性关节变形
    • 关节周围骨侵蚀导致“悬垂样边缘”(X线特征),见于病程>10年者(30%-50%)。

铅中毒特异性体征

  1. 铅线(Burton线)
    • 牙龈边缘蓝灰色线(罕见,<5%),提示长期铅暴露。

实验室特征

  1. 血尿酸水平
    • 血尿酸>420 μmol/L(男性)或>360 μmol/L(女性)(高,70%-90%),但急性期可能正常。
  2. 铅暴露标志物
    • 血铅水平>50 μg/dL(常见,铅性痛风诊断必要条件)。
    • 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升高(60%-80%)。
  3. 肾功能异常
    • 血肌酐升高(30%-50%),与铅性肾损害相关。

参考文献

  • 《铅中毒引起的痛风》指出铅性痛风患者普遍存在血铅水平升高。
  • 《痛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强调铅性痛风常伴随肾功能不全。

影像学特征

  1. X线表现
    • 软组织肿胀:急性期关节周围偏心性肿胀(80%-90%)。
    • 骨侵蚀: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伴硬化边(病程>5年者50%-70%)。
  2. 超声特征
    • 双轨征:尿酸盐沉积于软骨表面(敏感度78%,特异度97%)。
  3. 双能CT
    • 特异性识别尿酸盐沉积(敏感度84%,特异度93%),可量化痛风石负荷。

参考文献

  • 《痛风影像学表现及进展》详述铅性痛风骨侵蚀特征(人人文库)。
  • 《痛风诊疗规范(2023年)》推荐双能CT用于尿酸盐沉积评估(360doc)。

铅性痛风需与普通痛风鉴别,核心差异为铅中毒背景(血铅升高、职业暴露史)及更早出现的肾功能损害。治疗需同时驱铅(如EDTA螯合剂)和降尿酸(别嘌醇/苯溴马隆),避免使用加重肾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