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

更新时间:2025-06-19 02:28:57
编码6C44.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due to use of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其他特指的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
缩写SHAD、Sedative-Hypnotic-Or-Anxiolytic-Drug-Use-Disorders
别名镇静催眠药障碍、抗焦虑药障碍、镇静药依赖障碍、催眠药滥用障碍、安眠药依赖症、安定类药物依赖、苯二氮卓类药物障碍、Sedative-Dependence、Hypnotic-Abuse、Anxiolytic-Disorder

其他特指的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使用所致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药物暴露与症状时间关联
      • 精神行为症状(如认知障碍、情绪波动)必须在药物中毒期间或戒断后1个月内出现。
      • 症状强度显著超过该药物典型中毒/戒断反应(如戒断焦虑超过常规程度)。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药物使用证据
      • 患者自述长期/高剂量使用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
      • 尿液或血液检测出目标药物或其代谢物。
    • 特征性症状组合
      • 至少满足以下3项:
        (1) 认知功能受损(记忆力↓、注意力↓)
        (2) 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加重)
        (3) 睡眠紊乱(失眠/嗜睡)
        (4) 戒断体征(震颤、心动过速)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心理评估异常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或抑郁量表(HAMD)≥20分。
    • 病程阈值
      • 症状持续≥2周,且日均药物使用量超治疗剂量(如地西泮>10mg/d)。
    • 排除标准
      • 无原发性精神障碍(如症状在用药前已存在或戒断后持续>3个月)。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临床评估] A --> C[实验室检测]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病史采集:药物使用时长/剂量) B --> B2(精神检查:MMSE认知评估) B --> B3(戒断症状评分:CIWA-B量表) C --> C1(尿液药物筛查) C --> C2(血液生化:肝酶/肾功能) D --> D1(脑部MRI:排除结构性病变)

判断逻辑

  1. 尿液药物筛查阳性
    • 若检出苯二氮卓类代谢物(如奥沙西泮),支持药物滥用诊断。
    • 阴性时需结合病史:若患者自述用药但检测阴性,需考虑代谢差异或采样时机。
  2. MMSE认知评分≤24分
    • 联合HAMA/HAMD量表结果,若认知↓+焦虑↑,提示药物相关功能障碍。
  3. 脑部MRI无异常
    • 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后,更支持药物性病因。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1. 尿液药物筛查

    • 异常意义
      • 阳性:证实近期药物使用,需结合症状判断是否达到有害性使用标准。
      • 定量值>治疗浓度阈值(如地西泮>0.5mg/L):提示过量使用风险。
  2. 肝功能检测

    • AST/ALT>40 U/L
      • 长期滥用可致肝损伤,需监测并调整药物方案。
    • GGT>50 U/L
      • 特异性提示肝酶诱导,常见于巴比妥类滥用。
  3. 肾功能检测

    • 肌酐>1.2mg/dL
      • 药物代谢产物蓄积风险升高,需评估药物减量必要性。
  4. 血常规

    • 中性粒细胞↑(>7.5×10⁹/L)
      • 提示慢性炎症状态,常见于戒断期。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确诊路径:药物暴露证据 + 特征症状 + 时间关联性。
  2. 实验室关键指标:尿液药筛(确诊)、肝功能(评估损害)。
  3. 影像学价值: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病因(如脑肿瘤、退行性病变)。

参考文献

  • ICD-11 诊断标准(6C44.Y)
  • 《精神活性物质相关障碍临床诊疗指南》
  • WHO 物质使用障碍评估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