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依赖,持续完全缓解MDMA or related drug dependence, including MDA,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编码6C4C.23
关键词
索引词MDMA or related drug dependence, including MDA,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依赖,持续完全缓解、摇头丸或相关药物依赖,持续完全缓解
同义词Ecstasy or related drug dependence, sustained full remission
缩写MDMA依赖CR、MDA依赖CR
别名Ecstasy依赖持续完全缓解、XTC依赖持续完全缓解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涉及药物
--
右旋苯异丙胺XM3Q37 甲基苯丙胺
XM9932
精神兴奋药,咖啡因XM9932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苯丙胺类XM9932
精神兴奋药,安非他明XM9932
安非他尼XM9932
去氧麻黄碱XM9932
右苯丙胺XM9932
迷幻药XM9932
苯丙胺(安非他明)XM9932
脱氧麻黄碱XM9932
替苯丙胺临床表现
6C4C.7 某些特指的MDMA或相关药物所致精神或行为障碍,包括MDA
6C4C.70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所致心境障碍6C4C.71
MDMA或相关药物所致焦虑障碍6C4C.71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所致精神病性障碍6C4C.71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所致谵妄关联情况
6C4C.71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中毒6C4C.71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戒断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依赖,持续完全缓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依赖,持续完全缓解是指个体在被诊断为“MDMA或相关药物(包括MDA)依赖”后,经过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自我干预),在过去的12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未使用任何MDMA或相关药物,且未出现符合依赖诊断标准的生理或行为表现。这一状态需在无替代药物维持治疗的情况下达成,表明患者已有效控制渴求并恢复社会功能。
病因学特征
-
药物作用机制:
- MDMA主要通过促进突触前膜释放五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并抑制其再摄取,从而产生欣快感和共情效应。长期滥用可导致五羟色胺能神经末梢退行性改变,引发递质系统失衡。
- 重复使用可能导致快速耐受性,部分源于受体敏感性下调及突触可塑性改变,而非单纯剂量需求增加。
-
社会心理因素:
- 社交环境(如娱乐场景)和同伴压力是初始使用的重要诱因。部分个体可能通过药物增强情感联结或应对社交焦虑,但非直接用于治疗精神障碍。
- 共病精神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通过增加冲动性间接促进依赖形成。
-
生物易感性:
- 遗传多态性(如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LC6A4变异)可能影响药物反应及成瘾风险。
- 基线神经递质水平差异或受体表达异常可能增强对MDMA强化效应的敏感性。
病理机制
-
神经化学改变:
- 长期滥用导致五羟色胺系统功能耗竭,表现为突触内递质储存减少、转运体密度下降及受体脱敏,进而引发情绪失调和认知灵活性降低。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可能与戒断期焦虑症状相关,但非直接主导依赖维持。
-
脑结构与功能损伤:
- 影像学研究显示,长期滥用者海马体积减小可能与氧化应激及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有关;前额叶皮层代谢降低可导致决策功能受损。
- 上述改变与注意缺陷、冲动行为等临床表现存在相关性,但存在个体差异及部分可逆性。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基于神经药理学及成瘾医学领域权威文献综述(如《Psychopharmacology》《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及临床研究数据整理。实际应用需结合最新循证证据及患者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