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撕脱Avulsion of tooth
编码NA0D.15
关键词
索引词Avulsion of tooth、牙撕脱
缩写牙齿撕脱
别名牙外伤性脱落、创伤性牙齿脱落、牙意外脱落、牙齿意外脱落、Tooth-Avulsion
牙撕脱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检查:
- 牙齿完全缺失:牙槽窝内无牙齿存在,呈现为一个空洞状态。
- 牙龈损伤:牙龈撕裂伤或挫伤,可见出血和红肿。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显示牙齿完全缺失后的牙槽窝空洞状态,可能伴有牙槽骨骨折或牙周膜间隙增宽。
- CBCT检查: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牙槽窝的具体情况及邻近骨骼结构的变化。
- 临床检查: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急性疼痛:在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后立即出现剧烈疼痛,通常在受伤部位最为明显。
- 出血:牙齿脱位时伴随牙龈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导致明显的出血现象。
- 外观改变:患者会发现牙齿完全脱离牙槽窝,形成一个空洞,影响面部美观。
- 非典型症状:
- 咬合不适:由于牙齿缺失,患者可能感到咬合不协调或咀嚼困难。
- 心理影响:部分个体可能会因牙齿脱落而感到焦虑、自卑或社交障碍。
- 邻近区域肿胀:唇部、颊黏膜等相邻软组织可能出现轻微肿胀或淤血。
- 典型体征:
- 牙齿完全缺失:可见牙槽窝内无牙齿存在,呈现为一个空洞状态。
- 牙龈损伤:牙龈撕裂伤或挫伤,可见出血和红肿。
- 牙周支持结构受损:通过X线检查可观察到牙槽骨骨折或牙周膜间隙增宽。
- 非典型体征:
- 邻近牙齿松动:如果损伤范围较大,可能导致周围牙齿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松动。
- 软组织肿胀:唇部、颊黏膜等邻近区域可能出现轻度至中度的肿胀。
- 牙髓活力丧失:如果再植延迟,牙髓可能会失去活力,表现为冷热测试无反应。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症状(急性疼痛+出血+外观改变)。
- 典型体征(牙齿完全缺失+牙龈损伤)。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异常意义:显示牙齿完全缺失后的牙槽窝空洞状态,可能伴有牙槽骨骨折或牙周膜间隙增宽。
- CBCT检查:
- 异常意义: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牙槽窝的具体情况及邻近骨骼结构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牙根吸收情况。
- X线检查:
-
牙髓活力测试:
- 电活力测试:
- 异常意义:用于评估牙髓是否仍有活力,但再植后的牙齿需待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此项检查。
- 温度测试:
- 异常意义:使用冷热刺激来判断牙髓活力,但同样需要等待牙髓恢复期。
- 电活力测试:
-
临床鉴别检查:
- 咬合关系评估:
- 异常意义:评估患者的咬合关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咬合不适。
- 软组织检查:
- 异常意义:检查唇部、颊黏膜等邻近软组织的肿胀和淤血情况,有助于评估损伤范围。
- 咬合关系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牙槽窝空洞:直接显示牙齿完全缺失后的牙槽窝空洞状态。
- 牙槽骨骨折:若伴有骨折,可见牙槽骨断裂线。
- 牙周膜间隙增宽:牙周膜间隙可能因创伤而变得不规则或增宽。
- CBCT检查:
- 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牙槽窝的具体情况及邻近骨骼结构的变化。
- 牙根吸收:如果牙齿未能及时复位,可能会出现牙根吸收现象。
- X线检查:
-
牙髓活力测试:
- 电活力测试:
- 牙髓活力丧失:再植后的牙齿如无反应,提示牙髓坏死。
- 温度测试:
- 牙髓活力丧失:再植后的牙齿如无反应,提示牙髓坏死。
- 电活力测试: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指标。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急性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指标。
-
微生物培养:
- 细菌感染:如果牙齿暴露时间较长,可能发生细菌感染,培养结果阳性提示感染风险。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临床检查(牙齿完全缺失+牙龈损伤)和影像学检查(X线或CBCT),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X线、CBCT)和牙髓活力测试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影像学结果(如牙槽窝空洞、牙槽骨骨折)和牙髓活力测试结果。
权威依据:《口腔医学网》、《腾讯网》等专业资源。